由 文藝 編輯 在 文藝書話Posted 21/10/2022吳蔚芹:〈我眾思念,先賢聖蹟,心中亦覺踴躍奮興〉憑着信心以信仰的眼睛讀傳記體裁的作品,其實不單純是懷緬前人的豐功偉業,甚至不單單是以立體視野閱讀那些深深跟時代扣連的偉人,解構他們與時代的互動,而更加是透過閱讀他們的經歷,尋着其中神聖的痕跡,並且帶着這些痕跡邁向未來。 更多內容
由 文藝 編輯 在 文藝書話Posted 21/07/2022施為:〈相信一切是最好的安排〉正所謂「人生不如意事十常八九」, 人總會有遇到逆境、彷彿事事與自己對着幹的境況:身心不安,親友不和,社會不寧… […] 更多內容
由 文藝 編輯 在 文藝書話Posted 14/08/2020潘正行:〈潘霍華:教會青年工作的行動綱領〉「青年工作如何?」可說是近年教會內最常談及的議題。當教會想去開展青年工作時,不期然第一個想法就是要雇用一名較年輕的同工去幫忙,因而教會就出現了一個新的職位,名叫「青年工作者」(youth worker)。但究竟教會是如何看待青年工作?《青少年牧者潘霍華》(Bonhoeffer as Youth Worker)的作者路恩哲(Andrew [...] 更多內容
由 文藝 編輯 在 文藝書話Posted 17/12/2019《美德摩天輪》、《大限》:兩本書,教曉我們學習人生中的第一課和最後一課生命,是由一個又一個的故事交織而成,而其中兩類故事,往往特別牽動我們的思緒與想像,也就是那些關於起始和終結的故事。本社新近出版的兩本書,《美德摩天輪:教父給教子的十六封信》(The Character of Virtue: Letters to a Godson)和《大限:信仰人的感悟與選擇》,雖然課題大異其趣,但探討的恰恰是生命中始與末的兩端,人生中要學習的第一課和最後一課。 更多內容