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介

「與遠藤周作同行苦路」默想靈修卡
$48.0[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 沉默
- 踐踏
- 孤立
- 錐心
- 背負
- 倦容
- 人間
- 共苦
- 剝去
- 連結
- 命運/自由
- 並非沉默
- 無情?
- 終始
Barcode: | CCLC2221.07 |
貨號: | 2221.07 |
規格: | 平裝 / 四色印刷 / 14頁 / 10 x 16 cm / 0.07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3年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 |

輕嚐淺酌主恩言:楊柏滿牧師•釋經靈修訊息精選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序
I 寶訓恩言
01 有福的人 02 怒氣 03 和好 04 誠信 05 愛仇敵 06 施捨 07 禱告 08 饒恕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09 憂慮 10 神的國和義 11 祈求 12 金科玉律 13 結果子 14 進天國 15 生命根基II 福音大愛
16 好消息 17 福音與你 18 義與稱義 19 主與僕 20 天國 21 重生 22 復活與升天 23 愛神 24 愛人 25 彼此相愛 26 愛的詩篇 27 天國心田 28 天父心腸 29 天國寶藏 30 主再來 [/show_more]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7758652295{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楊柏滿牧師,現任香港浸信會神學院董事會主席及香港宣明會董事,前為香港浸信教會主任牧師。全職事奉前曾在英國、澳洲、及香港多間銀行工作約三十年,之後蒙召牧會。本書是楊牧師繼「順命3.0」後之第二本著作。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887433422 |
貨號: | 000-7136 |
規格: | 平裝 / 單色印刷 / 139頁 / 15x21 cm / 0.25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1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 |

像耶穌那樣敬拜:寫給每位基督跟隨者的指引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簡介[/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857294774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讓耶穌基督作我們敬拜的楷模吧!
敬拜聚會在過去的五十年發生了巨大變化,這些廣泛而多樣化的轉變是否使人對每周的敬拜產生模糊不清甚至錯誤的印象?耶穌基督的跟隨者有否掌握他們在敬拜中角色之重要性?他們知否如何成為全人投入的參與者?他們有否發現耶穌是我們最佳的敬拜嚮導和楷模? 這書並非討論「崇拜戰爭」,沒有討論哪種敬拜風格最上乘,也沒有討論最新的敬拜趨勢,卻關乎更重要的事。這書為了耶穌的跟隨者而寫,他們長久渴望成為更投入的敬拜者。這書是一本指導手冊,為那些可能從未聽過要如何敬拜上帝的平信徒而寫。簡而言之,這書關乎敬拜的門徒訓練,關乎一趟轉化的旅程,要使人更肖似基督,更深入更堅定地敬拜上帝,實在不容錯過![/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8572854692{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康斯丹絲‧卓俐 (Constance M. Cherry) 是印第安納州衞斯理大學(Indiana Wesleyan University)崇拜學教授,她同時亦為羅拔‧韋柏崇拜研究學院(The Robert E. Webber Institute for Worship Studies)兼任教授。在地方教會擔任牧者和音樂牧者多年,為詩歌創作人,其作品收錄在七大聖詩集之內。其著作《建構崇拜:平衡聖經與文化的設計藍圖》(The Worship Architect: A Blueprint for Designing Culturally Relevant and Biblically Faithful Services)現已以四種文字出版,並已於全球超過140所高等學院作指定教材。 譯者簡介: 黃嘉莉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研究碩士(主修聖樂),美國羅拔.韋柏崇拜研究學院崇拜學博士。熱愛音樂及藝術,有空就繪繪畫、唱唱歌、吹吹笛,深信上帝必然以道與人同在,因而賣身文字事工,天天與文字拼過死活,盼望以文字服侍教會。[/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8573250052{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鳴謝 敬拜的呼召 第一章 我們敬拜的楷模 第二章 敬拜的優先性 第三章 敬拜的對象 第四章 敬拜的中心人物 第五章 敬拜的神聖敘事 第六章 敬拜的對話 第七章 門徒——敬拜的參與者 第八章 敬拜羣體 從敬拜中差遣出去[/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8573012228{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本書以「耶穌會怎樣敬拜」引導敬拜者思考如何在當代自戀、相對、多神文化的時代做一個真實的敬拜者,敬拜真實的上帝。作者提醒我們,隨波逐流的敬拜只會模糊了上帝的面容,惟有以耶穌為典範來敬拜上帝,才能對焦真實的上帝,與祂建立真實的關係,如此,敬拜本身就是一個轉化事件,能轉化敬拜者的生命,將敬拜與門徒訓練關聯起來。作者維持一貫的寫作目的,以課綱方式鋪排每章,提供反思、踐行與禱告的部分,引導讀者進入作耶穌門徒的成長歷程。這些探討非常切合當代教會信徒的需要。黃婉嫻 新加坡聖道基督教會崇拜與聖樂傳道
敬拜,是所有信徒生命成長的必修科!然而,敬拜並不是自然而然就懂的,我們必須通過學習、操練、反思,認知怎樣才是合上帝心意的敬拜。那麼,我們要怎樣學?如何學?向誰學?有人四出尋問,想要得到一個可資仿效的形態或對象。本書作者卻深刻地提醒我們,不要效法這個世界,要知道主耶穌才是最佳的敬拜仿效對象,敲醒了我們回歸學像主耶穌那樣敬拜!本書提出了基要的敬拜理念,啟迪讀者反思當今的敬拜模樣,尋問耶穌會怎樣敬拜,進而轉化讀者對敬拜的理解,身體力行地作一個跟隨耶穌的敬拜門徒!現在,就讓我們滿懷好奇,細讀本書,探索主耶穌是怎樣的一位敬拜者,祂今天會怎樣敬拜?羅美芝 教會司琴培訓中心主任[/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678-1 |
貨號: | 2320.05 |
規格: | 平裝 / 118頁 / 17.0 x 21.0 cm / 0.21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敬拜/崇拜導論、門徒訓練、教會事工 |

神母小戰士Sheldon:被選中的小戰士之生命見證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詹婷婷 (Sheldon 媽媽)
一個普通的香港媽媽,與丈夫育有一對年幼子女,一直過着簡單平凡的生活。直至大兒子Sheldon 患病一事為他們一家帶來翻天覆地的變化。過去兩年間,稱她為Sheldon媽媽的人遠遠超過叫她本名,Sheldon 媽媽靠着信仰的力量和身邊眾多人間天使的支持,陪伴Sheldon 跨過大大小小的抗癌難關。 [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作為一位兒童癌病康復者,一直都希望以生命影響生命,在一次機緣巧合下認識了神母小戰士Sheldon。 第一次見到Sheldon,只見他活潑可愛,即使治療帶來種種不適,也不減他天真的笑容。 與他媽媽見面交談,更感受到這個家庭的力量,即使面對艱巨的治療,一家人也能以愛堅持,以愛面對生命的挑戰。 Sheldon的故事,能讓每一位認識或不認識他的朋友,記住這個堅強、樂天的小天使。余翠怡 BBS, MH, 香港輪椅劍擊運動員
聖經有這樣的一句話:「信就是所望之事的實底,是未見之事的確據。」(希伯來書 11:1)在黑漆漆,好像看不見盡頭的隧道,小戰士Sheldon和家人仍然選擇相信。放棄並不需要理由,堅持才需要。如果你想放棄,他們將會給你勇敢走下去的理由! 不可輕看這小子裏的一個;Sheldon堅毅的意志和頑強的生命力,要告訴你活着多好!超級奶爸何基佑 藝人、電視及電台節目監製、家長及幼兒教育課程導師
我深信神愛每一個人,每一個生命在基督的愛中都是祝福的見證。Sheldon雖然患病,但他與家人沒有放棄生命;他們靠着創始成終的耶穌、弟兄姊妹的禱告和扶持,縱然面對各種困難,但仍然帶着喜樂和平安,一同面對在人、在醫學和科學上的絕望。我誠意推薦這本書給正在面對艱難、無力前行、內心感到絕望的人。感謝神使用Sheldon的生命作見證,激勵我們!孫嘉俊博士 中學校長、神經科學家
三歲朗賢患上惡性神經母細胞瘤,一家面對突如其來的癌症惡耗,還得迎接一系列的化療、放療、手術和免疫治療。頑疾帶來身心煎熬,但打擊不到小小Superman消滅“Naughty Cells”的決心。腫瘤復發,由香港遠赴西班牙找尋新的治療方案的同時,小戰士爸媽決不允許逆境奪走愛兒的童真。這是抗癌的故事,也是堅毅信德的見證。心態決定一切,由我們的小戰士為大家帶來生命中重要的一課!廖栢賢醫生 香港大學兒童及青少年科學系臨床助理教授[/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82-7 |
貨號: | 3042 |
規格: | 平裝 / 272頁 / 14.8 x 21.0 cm / 0.37kg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信仰見證 |

泰澤羅哲弟兄文選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簡介[/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6150198793{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泰澤團體創辦人羅哲弟兄一生致力締造和平、對話與修和,為此,他除了創辦修道團體、創作詩歌短頌,也寫下不少觸動人心的著作。他的作品用字簡單精煉,滿載豐富的信仰意義,能深入人的內心。本書的編者精心輯錄了《上主唯獨是愛》、《泰澤之源》、《心靈平安之源》、《難以形容的喜樂》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和精句,加上多篇書信及禱文,展現出羅哲弟兄的靈思精髓,有助讀者了解他一生的異象,並進入喜樂、純樸、慈悲的靈性氛圍。 本選集原書的編製,正是處於羅哲弟兄殞落之際,因此可說是羅哲弟兄的遺言,盼望本書能啟發讀者建立謙卑內省的靈性生命,繼而走上他那朝向和平之路的旅程。[/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6150932625{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泰澤羅哲弟兄
泰澤團體創辦人,於一九八八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教育獎」。二零零五年八月十六日,在一次晚禱期間遇上意外,不幸離世。[/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6151271813{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中文版導讀
序
引言
生平
1. 共融的比喻
// 仁愛和簡樸的團體 // 你不再孤單 // 內心平安 // 生命的首要規章 // 生命的委身2. 以心聆聽
// 心靈的醫治 // 聆聽者 // 單純的信靠 // 復活的基督照耀我們的黑夜 // 致力對全人的了解 // 祂的愛是一團火 // 避免有成見的論斷 // 把他人的試煉交予上主 // 以你的生命使他人認識基督 // 你從不敢期盼的 // 喜樂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3. 在信心之源
// 單單渴慕上主 // 耶穌基督是誰? // 我們所不認識的那位,已在我們中間 // 祈禱——愛之源 // 一種內在聲音 // 信心是單純的現實 // 內心的平安 // 發現基督臨在 // 閱讀福音書 // 從懷疑到謙卑信靠 // 公禱之美 // 極簡單的祈禱 // 上主想我們快樂 // 聖靈——支持者與安慰者 // 基督是與每一個人聯合 // 每時每刻喜樂 // 超越所有領悟的愛4. 去愛,更要以生命活出愛
// 修和之路 // 團結的創造者 // 為最微小的援解苦難 // 去愛、去寬恕 // 一位名叫若望的人 // 聖餐,修和的根源 // 寬恕以後,再寬恕 // 簡樸有着清晰的目光 // 希望之道 // 選擇去愛 // 同出一轍 // 毫不遲疑的修和 // 活在共融中 // 歌頌基督,直到我們達到平靜喜樂之境 // 平安的未來 // 讓你的靈魂活過來!5. 基督來照亮我們的黑夜
// 你能認出盼望之道嗎? // 喜悅的前景? // 上主的呼召 // 幾個簡單的真理 // 上主不會不給予祂的愛 // 容讓你自己被上主所愛 // 上主之內沒有暴力 // 讓單純的心靈歡呼! // 我們的整體在循序漸進中前進而轉化 // 有甚麼記號能讓你知道,你已經遇見祂? // 「尋找,就尋見」 // 我們黑夜中的亮光6. 日記摘錄
7. 禱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泰澤的言詞跋
文獻
註釋
[/show_more]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62-294-240-0 |
貨號: | 1182.03 |
規格: | 平裝 / 176頁 / 14.8 x 21.0 cm / 0.26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 |

美善之境:「我如此信、如此活着!」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美善之境:「我如此信、如此活着!」》畫冊.心繪日記.線上靈修音樂套裝:
默觀靈修畫冊——九幅以心靈描繪使徒信經的原創畫作,集藝術、靈修與神學於一身
心繪日記——配合畫作的靈修指引,引領讀者從畫像中獲得心靈啟迪,繪畫自己與上主的心靈愛語
線上靈修音樂及信經誦讀——由作者親自彈奏和誦讀,引領讀者透過音樂進入美善之境
黃笑雯博士
從小熱愛繪畫和音樂。她常陶醉於上主創造中的美,特別欣賞人性裏面的真善美及渴慕上主的心。並且選擇了繪畫出心靈所體驗的,而不是肉眼所見的影像。她現在以繪畫、個人靈修指導、靜修營、工作坊、藝術及音樂,專注默觀靈修培育。[/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5019934885{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喜見黃笑雯博士出版這一冊《美善之境:「我如此信、如此活着!」》在她的作品中,正好讓我們能和這位我們經常在《信經》上所認信的上帝有深度的交碰。深願黃笑雯博士這本心靈的創作,能讓讀者更感受到上主的真、善、美。陳謳明大主教 (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
《美善之境:「我如此信、如此活着!」》這本靈修畫冊不單填補了華人教會在藝術靈修及神學等方面的空白,更點出基督教藝術在表達神學或教義時絕不比文字和言語遜色。 無庸置疑,本畫冊是黃博士從深度的反思、默想、寧靜中誕生,它不單是藝術, 也是靈修、宗教美學,是黃博士對《使徒信經》深度的藝術展現與闡釋。因此,我誠意將這畫冊推薦給廣大的讀者們,並衷心祝願你們從這系列的《使徒信經》畫像中獲得靈性上和信仰上的更新。陳國權牧師 (信義宗神學院榮休教授、道在人間靈修、輔導、文化中心主任)
笑雯以畫載道,給予每位信徒空間,在默觀畫作中,自身與這畫作對話,重申自身的信仰。這是捨棄硬朗神學語言路線,另闢溫柔自省的靈修路徑的嘗試。 再一次恭喜笑雯出版這部靈修畫作,期望上主使用這書,讓每位以畫靈修的讀者進入一次不一樣的靈修之旅。范晋豪座堂牧師 (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主任牧師)[/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81-0 |
貨號: | 1192 |
規格: | 精裝 / 畫冊 80頁 / 24.5 x 34.0 cm / 初版 平裝 / 日記 48頁 / 14.8 x 21.0 cm / 初版 0.86kg |
出版日期: | 2022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 |

聖者‧成全‧四條小徑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簡介
黎嘉賢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神學碩士及神學博士、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浸信會神學院教牧學學士。靈修學家和作家,專研大德蘭、十架約翰、冥契主義等靈修思想及宋明理學。曾任教會傳道及醫院院牧,2007年起成為全職靈修導師,多年來在堂會、神學院及機構主領靈修小組及課程。著作包括:《與神會晤生死間》、《歸心祈禱12口訣》、《初遇大德蘭:生平、祈禱、境界》、《靈命操練八課》等。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57795568975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創新管理型:聖師大德蘭‧祈禱小徑/ 一、生平:平凡中的不平凡 二、「祈禱小徑」背後的觀念 三、具體的操練方法 /第二章 實幹勞動型:勞倫斯弟兄‧意識小徑/ 一、生平:平凡中的不平凡 二、「意識小徑」背後的觀念 三、具體的操練方法 四、徹悟後的風光 /第三章 微小病患型:聖師小德蘭‧愛情小徑/ 一、生平:平凡中的不平凡 二、「愛情小徑」背後的觀念 三、具體的操練方法 四、默觀後的生命境界 /第四章 睿智博學型:聖師十架約翰‧黑夜小徑/ 一、生平:平凡中的不平凡 二、「黑夜小徑」背後的觀念 三、具體的操練方法 四、如何達至默觀 結語 新教及天主教用詞對照表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默觀一直被人視為神祕而高不可攀的靈性頂峯,一般人並不容易踏足這神聖境界;閱讀本書以後,首先深覺黎博士是曾到過頂峯的人,由她深入淺出分享四位靈修大師的默觀之路最適切不過。其次,原來默觀不單有四條路可行,而且並不深奧難明,只要你願意愛主更深,堅持不懈追求,就可以按著我們的生命特質拾級而上,與神相遇。劉文亮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主任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7574083233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基督宗教二千多年為我們開出的靈修路徑豐富多采,就如上帝創造千差萬別的你和我一樣,每有一條唯一成聖之路,卻有多條成全各人性情的成聖小徑。黎嘉賢博士透過本書為讀者介紹四位時代、性情、學識、際遇、性別各異的聖者,他們追求與主同在與契合的靈性經驗,絕對可以成為今日你和我不同的屬靈路標。范晋豪 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主任牧師[/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75740884675{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多次跟黎博士傾談、聽她講課,也讀她的書稿,深深感到她既是個優秀的靈修學家,更切切實實是個靈修實踐者。因此閱讀本書,讀者不只能深入淺出地認識四位偉大聖者步向生命成全的小徑,也能感受到黎博士自己如何盡心盡意走上這生命成全之旅,並熱切鼓勵信徒同樣走在其中,一步一步建立成全的生命,煥發從上主而來生命的光輝。江程輝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社長[/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83-4 |
貨號: | 1187.02 |
規格: | 平裝 / 192頁 / 15.3 x 22.8 cm / 0.3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聖人、靈命培育 |

省港基督教先賢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501571242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衛綺婷 廣州市基督教兩會辦公室副主任 廣州市基督教歷史文化中心副主任 翁傳鏗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社長 吳敏 廣州市基督教兩會辦公室文宣組同工 禤希力 廣州基督教十甫堂執事 李志剛 基督教文化學會會長 胡健斌 香港信義宗神學院客席講師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慈雲山堂宣教師 陳智衡 建道神學院中國文化研究系副教授 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主任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5015901946{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郭序:同根同源‧同頌賢德/郭雲 李序/李志剛 出版緣起/翁傳鏗
- 愛國、愛教、愛和平的熊真沛牧師/衛綺婷
- 從「本色化」到「三自」的胡翼雲牧師/衛綺婷
- 踐行基督聖訓,傳揚愛國愛教精神的招觀海牧師/衛綺婷
- 出生廣州的汪彼得牧師/翁傳鏗
- 謝扶雅:即知即行、言行一致的基督徒君子/吳敏
- 林護:建築界鉅子的信仰情懷/禤希力
- 從廣州出發的中國第一位宣教師梁發/李志剛
- 蜚聲中外,司法奇才的伍廷芳/胡健斌
- 第一位留德學生陳觀海由廣州出發/李志剛
- 廣州參加革命黨的宋居仁宣教師/李志剛
- 廣州倫敦會楊襄甫牧師的成就及貢獻/李志剛
- 具遠象的華人會督莫壽增/陳智衡
- 死在香港葬回廣州的嶺南大學鍾榮光校長/李志剛
- 孫中山廣州首義與基督徒的參與/李志剛
- 尹文楷長老的「三達德」生命/胡健斌
- 一生投身於青年工作的梁小初/陳智衡
- 早期海歸知識分子譚沃心/陳智衡
- 省港教會史學者劉粵聲牧師/李志剛
- 遊走多個信仰傳統的李啟榮/陳智衡
ISBN: | 978-962-294-378-0 |
貨號: | 1657 |
規格: | 平裝 / 256頁 / 14.8 x 21.0 cm / 0.34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教會歷史 |

牆裡牆外——政教關係(神學對談系列【二】)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郭偉基神父
香港天主教教區神父,天主教聖安德肋堂主任司鐸及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兼任教授,主要任教教會歷史。李廣生牧師
基督教香港信義會退休牧師,信義宗神學院榮休教授。白德培牧師 (Rev. Prof. Tobias Brandner)
瑞士蘇黎世大學神學博士,現為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任教科目包括環球基督教史(中國除外)、宣教研究及普世合一運動研究。主要研究範疇包括監獄中的宣教事工與基督教信仰、亞洲基督教及漢語語境下的五旬節信仰主義。自1996年移居香港,為瑞士改革宗教會所按立,現為基督教香港崇真會牧師及監獄司鐸。潘正行牧師
大學於香港城市大學主修「公共行政及管理」,獲頒授學士和碩士學位;2008年蒙召進入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進修,2011年獲頒授神道學碩士,同年進入香港聖公會明華神學院受訓,2015年10月被香港聖公會按立為牧師,現任聖約翰座堂堂牧。郭鴻標牧師
建道神學院張慕皚教席教授、神學研究部主任、神學系主任、研究課程主任。李天鈞博士
現任神召神學院教務長,也於神召會禮拜堂任義務宣教師。中文大學哲學博士,主修神學。黄錦文神父
天主教耶穌會士。香港聖神修院神哲學院信理神學客座/兼任教授(2009-2019),教授(2020 - )。台灣輔仁聖博敏神學院兼任教授(2010-2012),副教授(2013-2020)。多倫多大學Regis College, University of Toronto訪問學人(2018)。亞洲主教團協會神學辦公室成員(Member, Office of Theological Concerns, Federation of Asian Bishops' Conferences)(2015 - ),神學對談天主教代表(2013-2021)。羅秉祥博士
香港浸會大學榮休教授,美國洛杉磯正道福音神學院倫理學資深教授。張家興博士
《生命自覺》(Focusing)國際認証協調員和註冊培訓師,曾修讀哲學、神學,和社會學,並在香港大學社會行政和社會工作學系完成博士研究。張家興曾任公教報主編(1996-99),現任天行家人心靈互動協會(香港政府認可慈善團體)執行總監。除主持生命自覺工作坊和培訓生命自覺導師之外,張家興近期較多關注生命自覺與心靈培育及這些如何與死亡相關課題結合。龔立人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副教授。研究興趣有公共神學、生命教育、基督教倫理。葉菁華教授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文化及宗教研究系副教授,教學及研究興趣主要為系統神學以及神學與社會;香港基督教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香港聯區義務教士及神學對談小組成員。[/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11882065830{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序/周守仁主教 .序/王家輝牧師 .導讀/黃慧賢教授A. 對談
I. 政教關係 1. 教會四個世紀內的政教關係 (33年 - 395年)(郭偉基神父) 2. 信義宗信條對政教關係的看法(李廣生牧師) 3. 國家與教會——一個改革宗的觀點(白德培牧師) 4. 聖公宗的政教關係觀——以三個例子說起(潘正行牧師) 5. 重洗派對政教關係的看法(郭鴻標博士) 6. 政教關係——五旬宗的觀點(李天鈞博士) II. 正本清源 7. 必也正名乎:天主教神學名詞詮釋(黃錦文神父) 8. 五百年後,華人教會知道馬丁路德當年反對的是甚麼嗎?——論「贖罪券」的錯譯(羅秉祥博士) III. 復和/修和 9. 凍結了的故事——一名天主教平信徒對天主教群體內部撕裂的反思(張家興博士) 10. 復和:一個基督教觀點(龔立人教授)B. 成果:合一之旅 2017
I. 簡介——教會改革五百周年紀念(蒲錦昌牧師) II. 感言1(郭志丕主教) 感言2(郭偉基神父) 感言3(葉菁華教授) 附錄:天主教/基督教聖經目錄對照表 作者簡介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牆裡牆外」書籍系列,正好指出合一交談的目的,並非企圖拆除教會與教會、宗派與宗派之間所有圍牆,而是邀請我們以開放的胸襟,通過聖神所開啟的一道門或一扇窗,遊走牆裡牆外,藉改變角度、轉換立場,欣賞牆裡牆外的不同景致。周守仁主教 天主教香港教區
誤解、成見是造成眾多人際衝突或組織間衝突的主因。若要化解誤會、減少成見,真誠的溝通就是公認的有效方法。期待神學對談能夠將高牆開出更多窗戶,增進共融合一。王家輝牧師 香港基督教協進會主席
天主教、正教、基督新教同是在基督裏的身體,但世代以來彼此扞格難通;就算同屬新教,改革宗與信義宗、福音派與五旬宗之間於教義上各爭優劣,相持不下。今喜見不同宗派藉編修《牆裡牆外》以探討宗派間之了解、合一之路,誠為有前瞻性的舉措。伍山河牧師 五旬節聖潔會永光堂榮譽顧問
本書名為 《牆裡牆外》。所謂內與外,皆因人要對不同宗派、教會作出分野,對信仰真理作不同角度的詮釋,從而產生不同感受,塑造更豐富的內在經驗,使生命更充實、圓滿。無論是在內或在外,我們每一個人仍是在創造者—神—之內,因為祂是愛。愛創造一切,亦包容一切。願我們分享各自的經驗和領略時,彼此雖屬不同的信仰團體,仍在主耶穌基督奧體內合而為一。陳永超副主教 天主教香港教區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7204015 |
貨號: | 7132.02 |
規格: | 平裝 / 200頁 / 14.8 x 21.0 cm / 0.29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09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Theological Exchange, 神學對談 |

比翼難再:如何面對婚外情配偶離異的創傷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黃玉珍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活出彩虹輔導中心創辦人、「離婚之後——走出流淚谷」DVD課程負責人。她曾獲伯特利神學院基督教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也是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專業會員、香港專業輔導協會認證輔導師、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認證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作者十多年來一直服侍不同的離異及單親羣體,包括帶領成長小組及開設家庭講座等,並按助人者的需要提供訓練講座。作為「離婚之後——走出流淚谷」DVD課程負責人,她致力提供組長訓練及各種課程支援,服務香港、澳門及內地不同的社福機構及教會。她曾服務的個人、婚姻及家庭輔導受助者涵蓋香港、內地、美國、英國及加拿大。此外,她亦有為緬甸的青少年義務舉辦精神講座及為香港教會提供義務輔導服務。[/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47704484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屈序
趙序
吳序
自序
致謝
小組應用指引
第一部分:如何走出流淚谷
第一章 「情」天霹靂、掉進深淵
如何得知配偶的婚外情 當事人最初的反應 如何面對第三者的存在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第二章 抑鬱、自殺的念頭
抑鬱的狀態 自殺的念頭 抗衡抑鬱的方法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三章 自我價值的崩潰
婚姻問題,雙方責任 妳的價值依舊仍在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第四章 盡力挽救,放下虛假希望
虛假的希望 不要胡亂挽救 努力尋找適當的定位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第五章 孩子問題的處理
情緒包袱,父母與孩子的互動 包容孩子情緒、行為及學業倒退 盡量維持現狀 重建男性形象和婚姻觀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六章 工作與財務的安排
工作的安排 財務的安排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第七章 放下憤怒
不要放縱發泄 憤怒情緒的處理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八章 孤單的挑戰
重建社交圈子 重尋生命的意義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九章 難過的第一年
預先安排,減低傷痛 自己的生日,前配偶的生日 孩子的生日及活動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第十章 離婚的抉擇
離婚的法律 離婚前要注意的情況 離婚條款的考量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十一章 饒恕,知易行難
對不忠配偶的饒恕 克服饒恕的障礙 對第三者的饒恕 對自己的饒恕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十二章 復和
復和的好處 如何克服復和的障礙 饒恕與復和的關係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第十三章 愛我們的上帝
上帝的心意 緊握上帝的手 接受不公平帶來的痛苦 上帝的愛和信實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十四章 仍是好見證!
不要覺得羞恥 聖經的教導 仍是好見證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十五章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重新聚焦自己的生命 重尋生命的目標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十六章 將來的選擇
先穩定自己的情況 再婚的考量 單身的選擇 苦痛會過,彩虹必現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二部分:過來人分享
1. 愈越(化名)的故事 2. 鎖匙(化名):新的一頁 3. 念慈(化名):念記恩慈相待 4. 傷典羊(化名):受傷但有恩典結語
附錄一:個人回應表
附錄二:組員回應表
建議閱讀
參考文獻
[/show_more][/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玉珍選擇在這條路上靠着上主的愛,堅持着對自己、對生命的自愛自重,勇敢往前,離開陰霾,更投身研習婚姻家庭治療,接受專業訓練,十多年來一直關懷牧養離異的羣體,把傷痛化為祝福,將消沉化為勇氣和力量。這本書既包含理論,更有實用的經驗分享,內容豐富完備,是離異路上有效的求生錦囊,幫助走在這段路的人,雖然艱難,卻仍可以走過。屈偉豪博士 香港伯特利神學院院長
這是一本難能可貴的著作。因着作者無私的分享,讓我們可以明白當事人的痛苦和掙扎,亦讓正在遭遇相同經歷的人,不但知道有人明白他們的感受,亦得以梳理內心糾結的情緒,從而得到力量和安慰,與自己復和,也嘗試與對方復和。此外,我推薦離異父母細意閱讀此書。作者以她的經驗,提醒我們縱然夫妻情不再,卻仍然要努力尊重孩子,明白他們的需要,讓他們繼續得到父母親的關懷。趙崔婉芬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總幹事
離婚是個傷痛的決定,若然讀者因為伴侶陷入婚外情而要面對傷痛和衝擊,此書即猶如黑夜的繁星,給在婚姻路上的你們指引和提示,也在漆黑的天空中陪伴着受傷和孤單的每一位,渡過這段艱難的日子。除此之外,此書也讓每位助人工作者明白這羣心靈受傷者的內心掙扎,好能提供及時的援助和有效的安慰。吳靜華博士 伯特利輔導中心總監
離異夫妻二人之間的恩恩怨怨,誰對誰錯,說不清!理不順!若他們能放下仇怨,就能海闊天空,做不成夫妻,還能合作做父母呢!作者透過「治療區域」的討論指引,讓你在面對婚外情配偶離異的創傷時,開啟自我療癒的通道,引發和審視自己的需求和問題。書中也輯錄了四個離婚婦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述說自己如何從徬徨無助的境地,最終走出幽谷的艱辛歷程。這些離異家庭縱使面對創傷和困境,仍能擁抱着愛和希望,我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抗逆力。我相信讀者會像我一樣,從這些故事中得到啓發和學習。王愛玲博士 資深婚姻及家庭治療師[/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77-3 |
貨號: | 3041 |
規格: | 平裝 / 256頁 / 14.8 x 21.0 cm / 0.34 kg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輔導 |

「童」結果子套裝(書本+桌遊)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桌遊配件:
40 張品格卡牌 8 張遊戲功能卡(人物棋子卡、骰子卡、棋盤設置卡 ) 一個遊戲棋盤[/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顧問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367896607{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鍾麗萍博士
.現任優質教師專業發展協會副主席 .前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主力研究及教授幼兒經驗學習和健康教育課程 .喜愛小孩子,期望透過教育工作帶領更多孩子、家長、老師認識主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367861096{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思予(C C Grace)
從事童書編輯多年,下班後是個平凡的雙職媽媽。育有一子一女,喜歡與孩子一起閱讀和創作。希望趁孩子還未長大成人之時,與他們講更多故事、看更多圖書,更希望透過閱讀,讓孩子知道主是多麼愛他們!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插畫師簡介[/mk_fancy_title]花花(Lily Chan)
自小喜愛畫畫及發白日夢,幻想將來開花店,結果當上了教師,教授自己最喜愛的歷史科。誕下女兒後轉職家庭主婦,全心照顧女兒。閒時喜愛透過簡單筆畫將日常生活瑣事記錄。興趣除畫畫外,還有打鼓、彈琴和唱作詩歌。心底裏有一個小小的事奉心志,希望可以結合簡單的插畫以及詩歌創作,祝福大小朋友,並讓更多人認識那位很愛我們的上帝。[/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影片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290110208{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貨號: | 1895SET |
分類: | 兒童 |

「童」結果子桌遊樂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桌遊配件:
40 張品格卡牌 8 張遊戲功能卡(人物棋子卡、骰子卡、棋盤設置卡 ) 一個遊戲棋盤 本桌遊有多種用途及玩法 ,既可與書本互相配合,又能獨立使用。桌遊以輕鬆好玩的方式設計,讓孩子從遊戲中愉快學習,全面培育身、心、社、靈成長。※ 40 個品格果子
※ 三合一好玩桌遊
※ 品格教育結合信仰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影片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289132367{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貨號: | 1895.99 |
出版日期: | 2022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兒童 |
專題推介:靈修

「與遠藤周作同行苦路」默想靈修卡
$48.0[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 沉默
- 踐踏
- 孤立
- 錐心
- 背負
- 倦容
- 人間
- 共苦
- 剝去
- 連結
- 命運/自由
- 並非沉默
- 無情?
- 終始
Barcode: | CCLC2221.07 |
貨號: | 2221.07 |
規格: | 平裝 / 四色印刷 / 14頁 / 10 x 16 cm / 0.07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3年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 |

泰澤羅哲弟兄文選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簡介[/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6150198793{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泰澤團體創辦人羅哲弟兄一生致力締造和平、對話與修和,為此,他除了創辦修道團體、創作詩歌短頌,也寫下不少觸動人心的著作。他的作品用字簡單精煉,滿載豐富的信仰意義,能深入人的內心。本書的編者精心輯錄了《上主唯獨是愛》、《泰澤之源》、《心靈平安之源》、《難以形容的喜樂》等著作的重要段落和精句,加上多篇書信及禱文,展現出羅哲弟兄的靈思精髓,有助讀者了解他一生的異象,並進入喜樂、純樸、慈悲的靈性氛圍。 本選集原書的編製,正是處於羅哲弟兄殞落之際,因此可說是羅哲弟兄的遺言,盼望本書能啟發讀者建立謙卑內省的靈性生命,繼而走上他那朝向和平之路的旅程。[/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6150932625{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泰澤羅哲弟兄
泰澤團體創辦人,於一九八八年獲聯合國教科文組織「和平教育獎」。二零零五年八月十六日,在一次晚禱期間遇上意外,不幸離世。[/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6151271813{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中文版導讀
序
引言
生平
1. 共融的比喻
// 仁愛和簡樸的團體 // 你不再孤單 // 內心平安 // 生命的首要規章 // 生命的委身2. 以心聆聽
// 心靈的醫治 // 聆聽者 // 單純的信靠 // 復活的基督照耀我們的黑夜 // 致力對全人的了解 // 祂的愛是一團火 // 避免有成見的論斷 // 把他人的試煉交予上主 // 以你的生命使他人認識基督 // 你從不敢期盼的 // 喜樂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3. 在信心之源
// 單單渴慕上主 // 耶穌基督是誰? // 我們所不認識的那位,已在我們中間 // 祈禱——愛之源 // 一種內在聲音 // 信心是單純的現實 // 內心的平安 // 發現基督臨在 // 閱讀福音書 // 從懷疑到謙卑信靠 // 公禱之美 // 極簡單的祈禱 // 上主想我們快樂 // 聖靈——支持者與安慰者 // 基督是與每一個人聯合 // 每時每刻喜樂 // 超越所有領悟的愛4. 去愛,更要以生命活出愛
// 修和之路 // 團結的創造者 // 為最微小的援解苦難 // 去愛、去寬恕 // 一位名叫若望的人 // 聖餐,修和的根源 // 寬恕以後,再寬恕 // 簡樸有着清晰的目光 // 希望之道 // 選擇去愛 // 同出一轍 // 毫不遲疑的修和 // 活在共融中 // 歌頌基督,直到我們達到平靜喜樂之境 // 平安的未來 // 讓你的靈魂活過來!5. 基督來照亮我們的黑夜
// 你能認出盼望之道嗎? // 喜悅的前景? // 上主的呼召 // 幾個簡單的真理 // 上主不會不給予祂的愛 // 容讓你自己被上主所愛 // 上主之內沒有暴力 // 讓單純的心靈歡呼! // 我們的整體在循序漸進中前進而轉化 // 有甚麼記號能讓你知道,你已經遇見祂? // 「尋找,就尋見」 // 我們黑夜中的亮光6. 日記摘錄
7. 禱
// 教宗若望保祿二世於泰澤的言詞跋
文獻
註釋
[/show_more]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62-294-240-0 |
貨號: | 1182.03 |
規格: | 平裝 / 176頁 / 14.8 x 21.0 cm / 0.26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 |

美善之境:「我如此信、如此活着!」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美善之境:「我如此信、如此活着!」》畫冊.心繪日記.線上靈修音樂套裝:
默觀靈修畫冊——九幅以心靈描繪使徒信經的原創畫作,集藝術、靈修與神學於一身
心繪日記——配合畫作的靈修指引,引領讀者從畫像中獲得心靈啟迪,繪畫自己與上主的心靈愛語
線上靈修音樂及信經誦讀——由作者親自彈奏和誦讀,引領讀者透過音樂進入美善之境
黃笑雯博士
從小熱愛繪畫和音樂。她常陶醉於上主創造中的美,特別欣賞人性裏面的真善美及渴慕上主的心。並且選擇了繪畫出心靈所體驗的,而不是肉眼所見的影像。她現在以繪畫、個人靈修指導、靜修營、工作坊、藝術及音樂,專注默觀靈修培育。[/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65019934885{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喜見黃笑雯博士出版這一冊《美善之境:「我如此信、如此活着!」》在她的作品中,正好讓我們能和這位我們經常在《信經》上所認信的上帝有深度的交碰。深願黃笑雯博士這本心靈的創作,能讓讀者更感受到上主的真、善、美。陳謳明大主教 (香港聖公會教省主教長)
《美善之境:「我如此信、如此活着!」》這本靈修畫冊不單填補了華人教會在藝術靈修及神學等方面的空白,更點出基督教藝術在表達神學或教義時絕不比文字和言語遜色。 無庸置疑,本畫冊是黃博士從深度的反思、默想、寧靜中誕生,它不單是藝術, 也是靈修、宗教美學,是黃博士對《使徒信經》深度的藝術展現與闡釋。因此,我誠意將這畫冊推薦給廣大的讀者們,並衷心祝願你們從這系列的《使徒信經》畫像中獲得靈性上和信仰上的更新。陳國權牧師 (信義宗神學院榮休教授、道在人間靈修、輔導、文化中心主任)
笑雯以畫載道,給予每位信徒空間,在默觀畫作中,自身與這畫作對話,重申自身的信仰。這是捨棄硬朗神學語言路線,另闢溫柔自省的靈修路徑的嘗試。 再一次恭喜笑雯出版這部靈修畫作,期望上主使用這書,讓每位以畫靈修的讀者進入一次不一樣的靈修之旅。范晋豪座堂牧師 (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主任牧師)[/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81-0 |
貨號: | 1192 |
規格: | 精裝 / 畫冊 80頁 / 24.5 x 34.0 cm / 初版 平裝 / 日記 48頁 / 14.8 x 21.0 cm / 初版 0.86kg |
出版日期: | 2022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 |

聖者‧成全‧四條小徑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簡介
黎嘉賢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神學碩士及神學博士、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浸信會神學院教牧學學士。靈修學家和作家,專研大德蘭、十架約翰、冥契主義等靈修思想及宋明理學。曾任教會傳道及醫院院牧,2007年起成為全職靈修導師,多年來在堂會、神學院及機構主領靈修小組及課程。著作包括:《與神會晤生死間》、《歸心祈禱12口訣》、《初遇大德蘭:生平、祈禱、境界》、《靈命操練八課》等。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57795568975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自序 前言 /第一章 創新管理型:聖師大德蘭‧祈禱小徑/ 一、生平:平凡中的不平凡 二、「祈禱小徑」背後的觀念 三、具體的操練方法 /第二章 實幹勞動型:勞倫斯弟兄‧意識小徑/ 一、生平:平凡中的不平凡 二、「意識小徑」背後的觀念 三、具體的操練方法 四、徹悟後的風光 /第三章 微小病患型:聖師小德蘭‧愛情小徑/ 一、生平:平凡中的不平凡 二、「愛情小徑」背後的觀念 三、具體的操練方法 四、默觀後的生命境界 /第四章 睿智博學型:聖師十架約翰‧黑夜小徑/ 一、生平:平凡中的不平凡 二、「黑夜小徑」背後的觀念 三、具體的操練方法 四、如何達至默觀 結語 新教及天主教用詞對照表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默觀一直被人視為神祕而高不可攀的靈性頂峯,一般人並不容易踏足這神聖境界;閱讀本書以後,首先深覺黎博士是曾到過頂峯的人,由她深入淺出分享四位靈修大師的默觀之路最適切不過。其次,原來默觀不單有四條路可行,而且並不深奧難明,只要你願意愛主更深,堅持不懈追求,就可以按著我們的生命特質拾級而上,與神相遇。劉文亮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主任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7574083233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基督宗教二千多年為我們開出的靈修路徑豐富多采,就如上帝創造千差萬別的你和我一樣,每有一條唯一成聖之路,卻有多條成全各人性情的成聖小徑。黎嘉賢博士透過本書為讀者介紹四位時代、性情、學識、際遇、性別各異的聖者,他們追求與主同在與契合的靈性經驗,絕對可以成為今日你和我不同的屬靈路標。范晋豪 香港聖公會諸聖座堂主任牧師[/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75740884675{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多次跟黎博士傾談、聽她講課,也讀她的書稿,深深感到她既是個優秀的靈修學家,更切切實實是個靈修實踐者。因此閱讀本書,讀者不只能深入淺出地認識四位偉大聖者步向生命成全的小徑,也能感受到黎博士自己如何盡心盡意走上這生命成全之旅,並熱切鼓勵信徒同樣走在其中,一步一步建立成全的生命,煥發從上主而來生命的光輝。江程輝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社長[/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83-4 |
貨號: | 1187.02 |
規格: | 平裝 / 192頁 / 15.3 x 22.8 cm / 0.3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聖人、靈命培育 |

小小心靈做大事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肉身雖軟弱,行動雖受困,
卻可因捨己忘我的親近主耶穌,成就無可比擬的更新!
時代紛亂,我們彷彿進退維谷,茫然尋不着出路,然而一位英年早逝的柔弱修女,卻可能給我們最適時的提醒! 小德蘭自幼體弱多病,因染病二十四歲便返回天家。她短暫的一生中,離開家中或修院四道牆垣以外的時間屈指可數,但為何留下的靈性遺產竟震撼世人?這全因她以生命展示出,邁向神聖之道路在乎最日常最平平無奇的生活,最微小卻最具爆炸性,本書以十二個精簡篇章給我們娓娓道出小德蘭這種深具潛能的靈性為何。[/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4681978443{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蘇珊‧穆陶(Susan Muto)
著名加爾默羅靈修作家、教師、演講者,主顯協會(Epiphany Association)執行總監、主顯靈修培育學院(Epiphany Academy of Formative Spirituality)院長。多年來擔任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靈修培育學院行政工作,以全職教授身分任教該學院的課程,並主責編輯期刊。 穆陶的文字經常穿梭於學術和流行雜誌之間,如Mount Carmel和Spiritual Life Magazine。著作超過三十本,包括屢獲加許的Gratefulness: The Habit of a Grace-Filled Life,以及Table of Plenty、Then God Said、Virtues:Your Christian Legacy等。與聖神修會的艾德恩‧凡甘神父(Rev. Adrian van Kaam, C.S.Sp.)合著共四十多本書,包括Commitment: Key to Christian Maturity、The Power of Appreciation。 穆陶曾主領多個美國國內或國際性的靈修課程、工作坊及研討會。2009 年獲賓夕凡尼亞州西部天主教歷史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2014 年獲天主教圖書館協會頒發Aggiornamento Award。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譯者簡介[/mk_fancy_title]陳群英
先後獲取香港理工大學(前香港理工學院)翻譯及傳譯高級文憑,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基督教研究碩士,2011年開始在美國和澳洲接受靈修培育和屬靈指導的訓練,2013年加入香港思維靜院的靈修陪伴團隊,一面接受培育,一面在靈修陪伴的事奉中學習,並先後獲取澳洲Arrupe依納爵靈修指導證書,以及澳洲墨爾本神道學大學(University of Divinity)頒發的靈修指導碩士學位。翻譯經驗豐富,先在香港政府從事翻譯工作接近二十年,其後從事基督教書籍翻譯工作。譯作包括:《熟齡恩典:當迎接上帝仍要給我的使命》、《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歸心祈禱的操練:與上帝親密同行40天》、《點滴:日常生活中的神操》等。[/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4681869532{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前言 自序 引言 小德蘭的兩個稚齡 The Two Childhoods of Thérèse of Lisieux 第1章:隱沒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Hiddenness 第2章:感恩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Gratitude 第3章:信賴上主慈悲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Trust in Divine Mercy 第4章:聖事生活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Sacramental Life 第5章:順服上主安排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Abandonment to Divine Providence 第6章:體驗與主與人情誼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Experiencing Friendship with God and Others 第7章:割捨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Renunciation 第8章:為普世救贖而不住禱告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Unceasing, World-Redeeming Prayer 第9章:單純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Simplicity 第10章:自由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Freedom 第11章:煉淨、光明和合一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Purgation, Illumination, and Union 第12章:因着愛的神妙捨命,生活在主裏、與主同行、靠主行事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Living in, with, and through the Lord in a Mystical Martyrdom of Love 跋 附錄 小德蘭嘉言錄 註釋 進深閱讀 作者介紹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小德蘭,被譽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聖人之一。融貫默觀與行動,是所有邁向成聖基督徒的關注。本書精彩之處,在於作者從小德蘭平凡又瑰麗的一生,巧妙地點出「默觀」和「福音使命」這兩大精髓,突顯三者渾然一體,指導我們安心在平凡又不被注目的生活中,播下微笑和代禱,成為一個默觀的福音使者。渴望達至默觀和重視大使命的你,怎會錯過這本好書。黎嘉賢/靈修學家、神學博士、《靈命操練八課》作者
小德蘭曾苦心尋覓一條筆直、全新、快捷的路徑走向上主那裏,最後她發現這條屬靈小徑就是接納微末的我本是天父的寵兒,一邊享受祂的寵愛,一邊以愛付上微小的服事。身為靈命培育者的穆陶女士以簡樸的文字,輕鬆的筆觸,把這份屬靈瑰寶化為尋常生活的十二個素質,示範了靈修與塵俗生活的巧妙連結,此書實為不可多得的靈修讀本。陳群英/思維靜院靈修導師、本書譯者
聖女小德蘭,可能是近代天主教最具影響力的聖人。牟敦/梅頓、盧雲、若望保祿二世都受其影響。小德蘭的思想言論,並不是甚麼深奧的神學作品,而是最單純的內心剖白。本書是小德蘭靈修的核心思想,在天主教喚作「神嬰小道」,作者蘇珊.穆陶將其表達得更生活化,令人更易明白,實是介紹小德蘭靈修的良好示範。楊孝明/塔冷通心靈書舍店主[/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59-9 |
貨號: | 1188.02 |
規格: | 平裝 / 176頁 / 14.8 x 21.0 cm / 0.24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5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 |

聽上帝在說話-操練屬靈聽力的祕訣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860641059 |
貨號: | 016-CM018 |
規格: | 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0.34 kg |
出版日期: | 2021年11月 |
出版地: | 高雄 |
出版社: | 格子外面 |

陶恕新選系列9:靈命覺醒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888250950 |
貨號: | 013-4638 |
規格: | 平裝 / 280頁 / 14.5 x 19.4 cm / 0.32kg |
出版日期: | 2021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出版社: | 宣道出版社 |

聖潔生活:基督教傳統今釋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不拘一格的跨界靈性傳統闡釋
享負盛名的牧者神學家羅雲.威廉斯,具有一種別樹一格的恩賜,他能把信仰的精髓,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解說得清楚明白,並與此同時引領讀者體會一種更深層次的屬靈領悟。本書正是他以這種恩賜,從多重進路出發,書寫聖潔生活之為何。 威廉斯向我們娓娓道出,邁向聖潔的生命並不是單單學會某套知識體系,甚或是操練方法,而是學習與主相連,從內而外達致整全。威廉斯正是希望透過歷世歷代的屬靈瑰寶,不同人物、事件、理念、羣體實踐,領我們進入這些豐盛的靈性遺產,讓當下的我們重新思考、體會和踐行聖潔生活,得着裨益。[/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25808142933{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英國聖公會前坎特伯里大主教、劍橋抹大拉學院(Magdalene College)院長。他是舉世公認的傑出神學教授及作家,研究範圍包括神學、哲學、靈修學及宗教美學,也是出色的詩人和譯者,對音樂、文學、語言學研究也有濃厚興趣。他的著作甚豐,包括:Teresa of Avila , On Christian Theology, Faith in the Public Square 等;已譯成中文的有:《慢讀馬可》、《知識的傷痕》、《復活的力量》及《神光之住處》等。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譯者簡介[/mk_fancy_title]區可茵
於英國伯明翰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研各基督教傳統之歷史、崇拜、靈修等範疇,現從事五旬節運動及合一運動之研究工作,也翻譯多類神學著作。[/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25808363880{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前言
第一部分:進入的途徑
1 付出而不計代價 2 健康與醫治 3 聖經今讀與今聽第二部分:塑造聖潔的生命
4 上帝的工場 5 都市靈性 6 禁果:性與靈性的正確理解第三部分:禱告與靜觀
7 靜觀與使命 8 聖像畫與禱告實踐第四部分:大德蘭的天賦才華
9 大德蘭對我的意義 10 大德蘭與聖經 11 大德蘭與感恩祭 附錄:新教及天主教用詞對照表第五部分:認識的方法
12 諾域治的茱莉安之道 13 「你要認識自己」:如何理解這個訓導?致謝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在智慧與恩典中閱讀、細味和成長。」理察.羅爾 Richard Rohr, OFM 行動與默觀中心創辦人
威廉斯既是神學家,更是牧者。他為着今天的信徒,詮釋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基督教傳統,從新約經文、本篤會規、聖像畫,諾域治的茱莉安、大德蘭等豐富瑰寶,引導我們邁進更深更廣的靈性生命。葉菁華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
「你們要成為聖,因為我是神聖的。」(彼前一16)威廉斯以其屬靈銳見,幫助讀者在二十一世紀的紛擾世局中,參悟聖潔生活的實踐!他在本書中旁徵博引,闡述聖潔生活之道,涵蓋健康、醫治、性、自我認識、靜觀、大德蘭及諾域治的茱莉安的成聖功夫等課題,讀者將從他的洞見中得到許多啟發與幫助!黃佩芳 信義宗神學院助理教授
聖餐邀請信仰羣體與基督共融,領受聖言的召喚,也不斷經歷聖靈的轉化,能竭力體現團體合一的關係,並藉著默觀與行動在世見證福音而活出新人性。威廉斯分析重要的靈性轉化原則,強調上主在歷史中活潑的臨在,教會應在當代處境中與復活主相遇而經歷自我與群體的更新。潘怡蓉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72-8 |
貨號: | 1333.05 |
規格: | 平裝 / 240頁 / 14.8 x 21.0 cm / 0.33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1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教會傳統 |

在光中行:二十個映照基督真道的生命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簡介[/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09313403977{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大師筆下歷代聖徒的生命故事,
引領讀者探索宏大的信仰世界!
本書結集了當代神學大師羅雲.威廉斯筆下二十篇專文,分享古往今來基督教歷史中受基督光照人物的故事,包括早期教會的聖保羅、聖奧爾本斯,中世紀的聖安瑟倫、艾克哈特大師,乃至近現代的狄更斯、布加科夫、潘霍華、薇依、聖羅梅洛等人,涵蓋殉道者、神學家、教會領袖、文學家、政治家等不同的身分和職分。二十位人物各有不同的背景和人生歷程,卻同樣得蒙基督光照,使生命滿載深刻的信仰意義,得以在各自不凡的處境中映照基督真道,為普世信徒的朝聖之旅留下佳美腳蹤。 透過對這些生命故事的詮釋,作者期望我們能夠放下慣用的分類範疇與常規,進入宏大的信仰世界,踏上這些生命所映照的基督真道,重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對自我、他人、世界和上帝建立更深的認識,步進基督光照下的一片新天地。[/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0931263827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英國聖公會前坎特伯里大主教、現任劍橋抹大拉學院(Magdalene College)院長。他是舉世公認的傑出神學教授及作家,研究範圍包括神學、哲學、靈修學及宗教美學,也是出色的詩人和譯者,對音樂、文學、語言學研究也有濃厚興趣。他的著作甚豐,包括:Teresa of Avila , On Christian Theology, Faith in the Public Square 等;已譯成中文的有:《慢讀馬可》、《知識的傷痕》、《復活的力量》及《神光之住處》等。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譯者簡介[/mk_fancy_title]黃大業
生於香港,英國華威大學政治學碩士,曾任基督教出版社編輯,譯作有《美德摩天輪》(侯活士著)、《謙善行》及《生活有道》(韋爾斯著)等。[/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0931259993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中文版序:成為光之繼承者 / 范晋豪 前言 1. 聖保羅(約5-約67年) 大發熱心的人 2. 聖奧爾本(公元三世紀) 基督徒的責任 3. 希坡的聖奧古斯丁(354-430年) 內在生命的教師 4. 坎特伯里的聖奧古斯丁(約530-604年) 英格蘭人的使徒 5. 坎特伯里的聖安瑟倫(約1033-1109年) 上帝的正義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6. 艾克哈特大師(1260-1328年) 神性之奧祕 7. 克藍瑪(1489-1556年) 「上帝的道不被捆綁」 8. 丁道爾(1494-1536年) 上帝與虧欠 9. 亞維拉的德蘭(大德蘭,1515-1582年) 活出來的神學 10. 米爾頓(1608-1674年) 從輕狂到忠貞 11. 威伯福斯(1759-1833年) 有道德的政權 12. 狄更斯(1812-1870年) 過甚的真相 13. 南丁格爾(1820-1910年) 生命之光 14. 布加科夫(1871-1944年) 政治、藝術、禱告 15. 施妲茵(1891-1942年) 獨處中的思考 16. 藍賽(1904-1988年) 人文主義真諦 17. 潘霍華(1906-1945年) 自由、需要、榮耀 18. 薇依(1909-1943年) 等候上帝 19. 海妮森(1914-1943年) 切慕下跪 20. 聖羅梅洛(1917-1980年) 上帝將自己注入歷史中 註釋 [/show_more][/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62-294-369-8 |
貨號: | 1332.04 |
規格: | 平裝 / 172頁 / 12.2 x 18.0 cm / 0.18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0年1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神學、見證 |

陶恕新選系列8:決勝千里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888250882 |
貨號: | 013-4655 |
規格: | 平裝 / 208頁 / 14.5 x 19.4 cm / 0.23kg |
出版日期: | 2020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出版社: | 宣道出版社 |

一起走過的日子:豐收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623804486 |
貨號: | 016-TS2011D04 |
規格: | 平裝 / 176頁 / 22x15.3cm / 0.33kg |
出版日期: | 2020年0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出版社: | 道聲出版社 |

一起走過的日子:思禱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623804493 |
貨號: | 016-TS2012D04 |
規格: | 平裝 / 176頁 / 22x15.3cm / 0.33kg |
出版日期: | 2020年0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出版社: | 道聲出版社 |
精選推介
【美善之境藝術靈修工作坊】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觀潮浸信會 合辦
【美善之境藝術靈修工作坊】
在這個動盪時代,現代人生活於忙亂失衡中,漸漸迷失自我,使身心靈疲乏繃緊。只有信任上主,我們才能在裂縫中瞥見永恆;我們相信天國已經在我們裏面也在我們中間,當我們被這個世界動搖至破碎時,在沉默失語中讓心安穩在上主裏面。不住的靜禱培育不住的信任,回歸心靈的家裏重尋平安,使裏面那永恆的生命得到滋養和成長,裏面的真我得以破繭而出。盼望這次藝術靈修工作坊能邀請所有渴望愛的人,被真善美的造物主吸引,在「美」之中被這位全愛生命之神擁抱,回歸上主的愛裏。
【禁食祈禱讀經營】文藝大齋期靈修活動系列2023
【禁食祈禱讀經營】文藝大齋期靈修活動系列2023
馮智活牧師操練靜禱接近二十年,近年更恆常操練禁食,深深體會禁食對身、心、靈的益處,有助人與世上受苦的心靈連結,並與主共融。是次營會,他會詳細講解禁食的方法及意義,帶領參加者按部就班學習禁食,並以祈禱和讀經等操練,鼓勵我們與受苦的基督同行,建立美好的靈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