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推介

比翼難再:如何面對婚外情配偶離異的創傷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黃玉珍
個人、婚姻及家庭治療師、活出彩虹輔導中心創辦人、「離婚之後——走出流淚谷」DVD課程負責人。她曾獲伯特利神學院基督教婚姻及家庭治療碩士,也是美國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專業會員、香港專業輔導協會認證輔導師、香港婚姻及家庭治療協會認證婚姻及家庭治療師。 作者十多年來一直服侍不同的離異及單親羣體,包括帶領成長小組及開設家庭講座等,並按助人者的需要提供訓練講座。作為「離婚之後——走出流淚谷」DVD課程負責人,她致力提供組長訓練及各種課程支援,服務香港、澳門及內地不同的社福機構及教會。她曾服務的個人、婚姻及家庭輔導受助者涵蓋香港、內地、美國、英國及加拿大。此外,她亦有為緬甸的青少年義務舉辦精神講座及為當地教會提供輔導服務。[/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47704484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屈序
趙序
吳序
自序
致謝
小組應用指引
第一部分:如何走出流淚谷
第一章 「情」天霹靂、掉進深淵
如何得知配偶的婚外情 當事人最初的反應 如何面對第三者的存在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第二章 抑鬱、自殺的念頭
抑鬱的狀態 自殺的念頭 抗衡抑鬱的方法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三章 自我價值的崩潰
婚姻問題,雙方責任 妳的價值依舊仍在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第四章 盡力挽救,放下虛假希望
虛假的希望 不要胡亂挽救 努力尋找適當的定位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第五章 孩子問題的處理
情緒包袱,父母與孩子的互動 包容孩子情緒、行為及學業倒退 盡量維持現狀 重建男性形象和婚姻觀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六章 工作與財務的安排
工作的安排 財務的安排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第七章 放下憤怒
不要放縱發泄 憤怒情緒的處理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八章 孤單的挑戰
重建社交圈子 重尋生命的意義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九章 難過的第一年
預先安排,減低傷痛 自己的生日,前配偶的生日 孩子的生日及活動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第十章 離婚的抉擇
離婚的法律 離婚前要注意的情況 離婚條款的考量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十一章 饒恕,知易行難
對不忠配偶的饒恕 克服饒恕的障礙 對第三者的饒恕 對自己的饒恕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十二章 復和
復和的好處 如何克服復和的障礙 饒恕與復和的關係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第十三章 愛我們的上帝
上帝的心意 緊握上帝的手 接受不公平帶來的痛苦 上帝的愛和信實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十四章 仍是好見證!
不要覺得羞恥 聖經的教導 仍是好見證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十五章 忘記背後,努力面前
重新聚焦自己的生命 重尋生命的目標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十六章 將來的選擇
先穩定自己的情況 再婚的考量 單身的選擇 苦痛會過,彩虹必現 信徒園地 禱文參考 治療區域 建議閱讀第二部分:過來人分享
1. 愈越(化名)的故事 2. 鎖匙(化名):新的一頁 3. 念慈(化名):念記恩慈相待 4. 傷典羊(化名):受傷但有恩典結語
附錄一:個人回應表
附錄二:組員回應表
建議閱讀
參考文獻
[/show_more][/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玉珍選擇在這條路上靠着上主的愛,堅持着對自己、對生命的自愛自重,勇敢往前,離開陰霾,更投身研習婚姻家庭治療,接受專業訓練,十多年來一直關懷牧養離異的羣體,把傷痛化為祝福,將消沉化為勇氣和力量。這本書既包含理論,更有實用的經驗分享,內容豐富完備,是離異路上有效的求生錦囊,幫助走在這段路的人,雖然艱難,卻仍可以走過。屈偉豪博士 香港伯特利神學院院長
這是一本難能可貴的著作。因着作者無私的分享,讓我們可以明白當事人的痛苦和掙扎,亦讓正在遭遇相同經歷的人,不但知道有人明白他們的感受,亦得以梳理內心糾結的情緒,從而得到力量和安慰,與自己復和,也嘗試與對方復和。此外,我推薦離異父母細意閱讀此書。作者以她的經驗,提醒我們縱然夫妻情不再,卻仍然要努力尊重孩子,明白他們的需要,讓他們繼續得到父母親的關懷。趙崔婉芬 香港公教婚姻輔導會總幹事
離婚是個傷痛的決定,若然讀者因為伴侶陷入婚外情而要面對傷痛和衝擊,此書即猶如黑夜的繁星,給在婚姻路上的你們指引和提示,也在漆黑的天空中陪伴着受傷和孤單的每一位,渡過這段艱難的日子。除此之外,此書也讓每位助人工作者明白這羣心靈受傷者的內心掙扎,好能提供及時的援助和有效的安慰。吳靜華博士 伯特利輔導中心總監
離異夫妻二人之間的恩恩怨怨,誰對誰錯,說不清!理不順!若他們能放下仇怨,就能海闊天空,做不成夫妻,還能合作做父母呢!作者透過「治療區域」的討論指引,讓你在面對婚外情配偶離異的創傷時,開啟自我療癒的通道,引發和審視自己的需求和問題。書中也輯錄了四個離婚婦女的故事,故事的主人翁述說自己如何從徬徨無助的境地,最終走出幽谷的艱辛歷程。這些離異家庭縱使面對創傷和困境,仍能擁抱着愛和希望,我深深感受到家庭的抗逆力。我相信讀者會像我一樣,從這些故事中得到啓發和學習。王愛玲博士 資深婚姻及家庭治療師[/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773 |
貨號: | 3041 |
規格: | 平裝 / 256頁 / 14.8 x 21.0 cm / 0.34 kg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輔導 |

「童」結果子套裝(書本+桌遊)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桌遊配件:
40 張品格卡牌 8 張遊戲功能卡(人物棋子卡、骰子卡、棋盤設置卡 ) 一個遊戲棋盤[/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顧問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367896607{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鍾麗萍博士
.現任優質教師專業發展協會副主席 .前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主力研究及教授幼兒經驗學習和健康教育課程 .喜愛小孩子,期望透過教育工作帶領更多孩子、家長、老師認識主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367861096{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思予(C C Grace)
從事童書編輯多年,下班後是個平凡的雙職媽媽。育有一子一女,喜歡與孩子一起閱讀和創作。希望趁孩子還未長大成人之時,與他們講更多故事、看更多圖書,更希望透過閱讀,讓孩子知道主是多麼愛他們!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插畫師簡介[/mk_fancy_title]花花(Lily Chan)
自小喜愛畫畫及發白日夢,幻想將來開花店,結果當上了教師,教授自己最喜愛的歷史科。誕下女兒後轉職家庭主婦,全心照顧女兒。閒時喜愛透過簡單筆畫將日常生活瑣事記錄。興趣除畫畫外,還有打鼓、彈琴和唱作詩歌。心底裏有一個小小的事奉心志,希望可以結合簡單的插畫以及詩歌創作,祝福大小朋友,並讓更多人認識那位很愛我們的上帝。[/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影片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290110208{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貨號: | 1895SET |
分類: | 兒童 |

「童」結果子桌遊樂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桌遊配件:
40 張品格卡牌 8 張遊戲功能卡(人物棋子卡、骰子卡、棋盤設置卡 ) 一個遊戲棋盤 本桌遊有多種用途及玩法 ,既可與書本互相配合,又能獨立使用。桌遊以輕鬆好玩的方式設計,讓孩子從遊戲中愉快學習,全面培育身、心、社、靈成長。※ 40 個品格果子
※ 三合一好玩桌遊
※ 品格教育結合信仰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影片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289132367{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貨號: | 1895.99 |
出版日期: | 2022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兒童 |

「童」結果子好品格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 40 天品格創造之旅
※ 親子靈修讀物
※ 輕鬆小品.為孩子打氣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顧問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367604178{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鍾麗萍博士
.現任優質教師專業發展協會副主席 .前香港教育大學幼兒教育學系講師 .主力研究及教授幼兒經驗學習和健康教育課程 .喜愛小孩子,期望透過教育工作帶領更多孩子、家長、老師認識主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8367722385{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思予(C C Grace)
從事童書編輯多年,下班後是個平凡的雙職媽媽。育有一子一女,喜歡與孩子一起閱讀和創作。希望趁孩子還未長大成人之時,與他們講更多故事、看更多圖書,更希望透過閱讀,讓孩子知道主是多麼愛他們!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插畫師簡介[/mk_fancy_title]花花(Lily Chan)
自小喜愛畫畫及發白日夢,幻想將來開花店,結果當上了教師,教授自己最喜愛的歷史科。誕下女兒後轉職家庭主婦,全心照顧女兒。閒時喜愛透過簡單筆畫將日常生活瑣事記錄。興趣除畫畫外,還有打鼓、彈琴和唱作詩歌。心底裏有一個小小的事奉心志,希望可以結合簡單的插畫以及詩歌創作,祝福大小朋友,並讓更多人認識那位很愛我們的上帝。[/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62-294-788-7 |
貨號: | 1895 |
規格: | 平裝 / 96頁 / 18 x 22.5 cm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兒童 |

與保羅一起神遊羅馬:從哥林多去耶路撒冷及西班牙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盧龍光
生於香港,循道衛理聯合教會退休牧師。 畢業於台灣台中國立中興大學森林系,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及英國德倫大學,師從鄧雅各教授研究羅馬書。 曾任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教授及院長,現任該院名譽高級研究員、南開大學文學院及首都師範大學文學院比較文學系客座教授,暨南大學澳門研究院研究員,英國劍橋大學克萊爾堂(Clare Hall) 終身會員。主要編著有《保羅新觀》、《論盡羅馬》及《筆戰羅馬》等。[/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7785399297{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翁序
鄧序
余序
褚序
郭序
自序
楔子
自白
1. 在哥林多的安靜反思:留在原地工作?還是開荒宣教? 2. 往西班牙必須經過羅馬 3. 羅馬信徒的困擾 4. 保羅的困擾 5. 羅馬信徒認識保羅的途徑 6. 以書信送往自己未曾到過的羅馬和未接觸過的信徒【神遊羅馬(記得帶着聖經與我一起出發)】
I. 出發(一1-17)
1. 我是誰?(一1-7) 2. 我和羅馬信徒的關係 (一8-15) 3. 書信的主題:福音本是上帝的大能,要救一切相信的人(一16-17)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II. 福音顯明上帝的義 (一18-十一36)
1. 上帝的義對猶太人和外邦人沒有分別 (一18-四25)
1.1 上帝對不虔不義的人的憤怒 (一18-32) 1.2 上帝的義按人的行為審判,對猶太人和外邦人沒有偏待(二1-16) 1.3 猶太人以律法誇口卻違反律法(二17-29) 1.4 猶太人身份的優越根據:上帝的聖言和信實(三1-8) 1.5 猶太人和外邦人都在罪惡及上帝的審判之下 (三9-20) 1.6 上帝的義因信耶穌基督(或耶穌基督的信實)加給一切「信」的人(三21-26) 1.7 猶太人沒有可誇的,和外邦人皆因信稱義並有同一位上帝(三27-31) 1.8 亞伯拉罕是猶太人和外邦人共同的因信稱義範式 (四1-25)2. 因信藉基督與上帝和好而活在恩典、盼望、榮耀、聖靈與上帝的愛中(五1-八39)
2.1 藉基督的死生與上帝和好並因上帝的愛得救(五1-11) 2.2 罪藉死從亞當掌權與恩典藉義因基督掌權(五12-21) 2.3 對罪死,而在基督裏對上帝活(六1-14) 2.4 不在律法之下而在恩典之下,作義的奴僕而成聖及得永生(六15-23) 2.5 對律法死而歸屬基督(七1-6) 2.6 罪藉律法使我死(七 7-13) 2.7 律法屬靈我屬肉體之爭(七14-25) 2.8 在基督裏的人就不被定罪,並等候得救(八1-39) 2.8.1 聖靈在基督裏使我們不被定罪、不隨肉體而成為上帝的兒女 (八1-17) 2.8.2 忍受現在的苦楚盼望將來稱義的榮耀 (八18-30) 2.8.3在基督裏無人能控告稱義的人及使我們與上帝的愛隔絕(八31-39)3. 在基督裏為以色列人傷痛,但上帝的話不落空而終使他們得救(九1-十一36)
3.1 為骨肉之親自己與基督分離也願意,因他們是以色列人(九1-5) 3.2 以色列生的不都是以色列人,揀選是憑上帝而非人的行為(九6-13) 3.3 不靠人的意願和努力乃靠上帝的憐憫(九14-18) 3.4 上帝的權能和榮耀彰顯在猶太人和外邦人之中(九19-29) 3.5 外邦人因信基督而得義,以色列人憑行為達不到律法的義(九30-十4) 3.6 猶太人和外邦人在稱義和得救上沒有分別,因有同一位主(十5-21) 3.7上帝沒有棄絕他的百姓乃因上帝憐憫眾人(十一1-32) 3.7.1出於恩典揀選而留有餘數,以色列人的過犯成為外邦人的富足(十一1-12) 3.7.2外邦人是野橄欖,因為信及上帝的恩慈被接在以色列這橄欖樹(十一13-24) 3.7.3外邦人數目滿足,以色列全家都要得救(十一25-32) 3.8 稱頌上帝的豐富、智慧和知識(十一33-36)III. 獻上身體作活祭,在基督裏活出愛鄰如己的善行(十二1-十五13)
1. 獻上身體, 明主旨意, 行出信心, 以愛完全(十二1-十三14)
1.1 獻上身體作活祭,要心意更新而變化(十二1-2) 1.2 在基督裏是一個身體互相聯絡作肢體(十二3-8) 1.3 不虛假的愛,彼此同心,俯就卑微,不被惡所勝,反以善勝惡(十二9-21) 1.4 要順服有權柄的,不單是因上帝的憤怒(刑罰)也是因着良心(十三1-7) 1.5 彼此相愛,愛鄰如己,愛完全了律法(十三8-10) 1.6 現在比初信更接近得救,行事為人要端正,要被戴基督(十三11-14)2. 堅強的人要接納信心軟弱的,要按愛心行事,彼此接納(十四1-十五13)
2.1 接納信心軟弱的只吃蔬菜和看這日比那日強,彼此不評斷、不輕看(十四1-12) 2.2 不給弟兄放絆腳石,不要因食物使弟兄憂愁及跌倒(十四13-23) 2.3 堅強的人亦分擔軟弱人的軟弱,要讓鄰人喜悅(十五1-6) 2.4 要彼此接納,因基督是猶太人的執事並使外邦人榮耀上帝(十五7-13)IV. 確立關係,確認身份,分享傳福音經驗和行程及問候(十五14-十六24)
1. 確認是為外邦人作基督的僕役及上帝福音的祭司(十五14-21) 2. 提出先往耶路撒冷交付外邦人捐款才經過羅馬往西班牙的計畫(十五22-33) 3. 推薦非比並請求在主裏接待及幫助(十六1-2) 4. 請向二十六位及其中五個家中教會的聖徒問安(十六3-16) 5. 勸戒逃避離間信徒並使他們跌倒的人,並為他們的順服歡喜(十六17-20) 6. 各同工向羅馬的聖徒問安(十六21-24)V. 結語:上帝照所傳的福音,耶穌基督及啟示,使信徒堅固及萬民因信而順服(十六25-27)
附錄:使徒保羅生平簡表 延伸閲讀 [/show_more][/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相信我們都會涉獵過不少與保羅有關的著作,但其中的討論其實都相近。惟獨盧牧師的新作《與保羅一起神遊羅馬》卻是例外,他從保羅自己的角度,以第一身的形式來分享他書寫羅馬書時的心路歷程。透過本書,讀者除了對羅馬書有進深認識,更能了解保羅寫書時的心境。深信盧牧師的新作定會帶給讀者不一樣的領受。黃浩儀 中國神學研究院退休新約教授
在華人學者中牽頭發起「保羅新觀」運動的盧龍光,以富創意的手法教導我們通過古代人的眼光來閱讀羅馬書。在閱讀羅馬書這樣一本看似是教義的書卷時,現代讀者最好能考慮那些促使羅馬書得以寫成的歷史時刻。藉着帶領我們進入讀者和作者的世界,盧龍光將繁複的閱讀過程變得簡易。我感謝他的努力。曾思瀚 香港浸信會神學院特約新約教授
深盼此書的面世,除了幫助我們重新反思基本信仰之外,更激動每個信徒在不同身份之中活出信仰,使更多人蒙福。翁傳鏗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社長
真的很佩服盧牧師豐富的想像力和學術研究的功力,他以保羅第一身的身份,以現代、輕鬆的手法將羅馬書的精要內容演繹出來,沒有多餘添加,亦沒有將精要減少。鄧兆柏 福音證主協會總幹事
深願廣大的華人信徒與盧牧師「神遊羅馬」後,不再認為羅馬書是一本艱澀的書卷,更能領悟其精彩豐富且充滿趣味。余達心 中國神學研究院榮休院長
在盧龍光教授這位新約聖經研究武林高手創意十足的筆下,本書採用敘事文體並輔以第一人稱,講述使徒保羅書寫羅馬書的心路歷程,我敢說,讀者可以帶着輕盈的腳步神遊羅馬書的世界。郭漢成 馬來西亞神學院前任院長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797 |
貨號: | 0460 |
規格: | 平裝 / 208頁 / 14.8 x 21.0 cm / 0.29 kg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聖經研究、釋經 |

小小心靈做大事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肉身雖軟弱,行動雖受困,
卻可因捨己忘我的親近主耶穌,成就無可比擬的更新!
時代紛亂,我們彷彿進退維谷,茫然尋不着出路,然而一位英年早逝的柔弱修女,卻可能給我們最適時的提醒! 小德蘭自幼體弱多病,因染病二十四歲便返回天家。她短暫的一生中,離開家中或修院四道牆垣以外的時間屈指可數,但為何留下的靈性遺產竟震撼世人?這全因她以生命展示出,邁向神聖之道路在乎最日常最平平無奇的生活,最微小卻最具爆炸性,本書以十二個精簡篇章給我們娓娓道出小德蘭這種深具潛能的靈性為何。[/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4681978443{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蘇珊‧穆陶(Susan Muto)
著名加爾默羅靈修作家、教師、演講者,主顯協會(Epiphany Association)執行總監、主顯靈修培育學院(Epiphany Academy of Formative Spirituality)院長。多年來擔任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靈修培育學院行政工作,以全職教授身分任教該學院的課程,並主責編輯期刊。 穆陶的文字經常穿梭於學術和流行雜誌之間,如Mount Carmel和Spiritual Life Magazine。著作超過三十本,包括屢獲加許的Gratefulness: The Habit of a Grace-Filled Life,以及Table of Plenty、Then God Said、Virtues:Your Christian Legacy等。與聖神修會的艾德恩‧凡甘神父(Rev. Adrian van Kaam, C.S.Sp.)合著共四十多本書,包括Commitment: Key to Christian Maturity、The Power of Appreciation。 穆陶曾主領多個美國國內或國際性的靈修課程、工作坊及研討會。2009 年獲賓夕凡尼亞州西部天主教歷史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2014 年獲天主教圖書館協會頒發Aggiornamento Award。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譯者簡介[/mk_fancy_title]陳群英
先後獲取香港理工大學(前香港理工學院)翻譯及傳譯高級文憑,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基督教研究碩士,2011年開始在美國和澳洲接受靈修培育和屬靈指導的訓練,2013年加入香港思維靜院的靈修陪伴團隊,一面接受培育,一面在靈修陪伴的事奉中學習,並先後獲取澳洲Arrupe依納爵靈修指導證書,以及澳洲墨爾本神道學大學(University of Divinity)頒發的靈修指導碩士學位。翻譯經驗豐富,先在香港政府從事翻譯工作接近二十年,其後從事基督教書籍翻譯工作。譯作包括:《熟齡恩典:當迎接上帝仍要給我的使命》、《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歸心祈禱的操練:與上帝親密同行40天》、《點滴:日常生活中的神操》等。[/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4681869532{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前言 自序 引言 小德蘭的兩個稚齡 The Two Childhoods of Thérèse of Lisieux 第1章:隱沒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Hiddenness 第2章:感恩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Gratitude 第3章:信賴上主慈悲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Trust in Divine Mercy 第4章:聖事生活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Sacramental Life 第5章:順服上主安排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Abandonment to Divine Providence 第6章:體驗與主與人情誼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Experiencing Friendship with God and Others 第7章:割捨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Renunciation 第8章:為普世救贖而不住禱告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Unceasing, World-Redeeming Prayer 第9章:單純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Simplicity 第10章:自由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Freedom 第11章:煉淨、光明和合一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Purgation, Illumination, and Union 第12章:因着愛的神妙捨命,生活在主裏、與主同行、靠主行事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Living in, with, and through the Lord in a Mystical Martyrdom of Love 跋 附錄 小德蘭嘉言錄 註釋 進深閱讀 作者介紹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小德蘭,被譽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聖人之一。融貫默觀與行動,是所有邁向成聖基督徒的關注。本書精彩之處,在於作者從小德蘭平凡又瑰麗的一生,巧妙地點出「默觀」和「福音使命」這兩大精髓,突顯三者渾然一體,指導我們安心在平凡又不被注目的生活中,播下微笑和代禱,成為一個默觀的福音使者。渴望達至默觀和重視大使命的你,怎會錯過這本好書。黎嘉賢/靈修學家、神學博士、《靈命操練八課》作者
小德蘭曾苦心尋覓一條筆直、全新、快捷的路徑走向上主那裏,最後她發現這條屬靈小徑就是接納微末的我本是天父的寵兒,一邊享受祂的寵愛,一邊以愛付上微小的服事。身為靈命培育者的穆陶女士以簡樸的文字,輕鬆的筆觸,把這份屬靈瑰寶化為尋常生活的十二個素質,示範了靈修與塵俗生活的巧妙連結,此書實為不可多得的靈修讀本。陳群英/思維靜院靈修導師、本書譯者
聖女小德蘭,可能是近代天主教最具影響力的聖人。牟敦/梅頓、盧雲、若望保祿二世都受其影響。小德蘭的思想言論,並不是甚麼深奧的神學作品,而是最單純的內心剖白。本書是小德蘭靈修的核心思想,在天主教喚作「神嬰小道」,作者蘇珊.穆陶將其表達得更生活化,令人更易明白,實是介紹小德蘭靈修的良好示範。楊孝明/塔冷通心靈書舍店主[/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599 |
貨號: | 1188.02 |
規格: | 平裝 / 176頁 / 14.8 x 21.0 cm / 0.24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5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 |

病中札記:癌症休想打垮我!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梅余秀嶽(Maisie)牧師
為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副堂主任。早年畢業於香港中文大學,主修神學。曾任中學教師,也曾編寫宗教教育課程。兒女年幼時,選擇作全職媽媽,至兒女升上中學,才全職牧會。後於伯特利神學院獲婚姻與家庭治療碩士學位。 Maisie 牧師編寫了不少婚姻、子女培育、單親和性教育等成人基督教教育課程,亦為教會網頁撰文《為人父母ABC》系列和《心語問父母》系列。 2021年8月底Maisie 牧師確診患淋巴癌,因而撰寫此書,與讀者分享心路歷程和體會。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插圖師簡介[/mk_fancy_title]螢火蟲
曾經在本地多所大學從事傳訊工作,喜歡繪畫。十年前確診患有先天罕有病,頸椎先天融合,曾多次進行手術。她以圖畫配合Maisie 牧師的文章,望為同在病中的同路人打氣。[/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1799475260{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陳序 / 陳佐才 / 009 / 蘇序 / 蘇穎智、蘇李嘉慧 / 017 / 屈序 / 屈偉豪 / 023 / 羅序 / 羅黃美貞 / 025 / 自序 / 029 /病中的生命反思
/ 034 / 終於輪到我了 / 035 / 愛得是家庭 / 037 / 人算不如神算 / 039 / 滿足喜樂的生命 / 042 / 軟弱不裝強 / 044 / 懸疑中的等候 / 046 / 為小確幸而感恩 / 049 / 主賜恩惠平安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 051 / 真的是巧合嗎? / 054 / 準備好了嗎? / 056 / 趨吉避凶? / 058 / 病人很忙碌 / 061 / 任由擺布 / 064 / 滄海一粟 / 066 / 無聲勝有聲 / 068 / 病人就是要忍耐 / 071 / 細嚼品嚐 / 072 / 影響生命的導管 / 073 / 剃髮 / 075 / 健康不再的心路歷程 / 077 / 像鐘擺的思緒 / 080 / 設身處地,感同身受 / 083 / 威嚴與仁慈並行 / 088 / 百分百保證 / 091 / 理性接受,恐懼依舊 / 094 / 應變家庭會議 / 097 / 我的愛人病了 / 100 / 英雄最怕病來磨? / 103 / 乾竭渴水,喝水安歇 / 105 / 忐忑不安候宣判 / 108 / 自己嚇自己 / 111 / 信心「短路」 / 114 / 祢不再愛我了? / 117 / 為甚麼要我受苦? / 121 / 聲音太多? / 127 / 耐力、韌力、應變力與回彈力 / 133 / 風雨不停留 / 138 / 連繫於節日 / 143 / 似水流年 / 146 / 過年:更新、突破、成長人人都必經的死
/ 154 / 未知死焉知生 / 156 / 人生「畫框」 / 162 / 愁苦人生如朝露 / 169 / 落紅化春泥,生生不息 / 175 / 生和死之哭與笑 / 179 / 「離捨斷」:遺囑、遺產、遺言、遺憾 / 185 / 確安心:保用、保險、保護、保障 / 189 / 歸家之路:渡過「流淚谷」 / 193 / 死不可怕,亡才可怕 / 197 / 五福臨門,恩福滿溢 後記 / 204 / [/show_more][/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實用性非常高,內蘊的靈力非常深厚,啟迪性強大,相信同行者會深感安慰和幫助。本書內容豐富,使人感動和啟迪性的記述,隨處可見。描述鉅細無遺,鞭辟入裏,使我強烈地感受到:信仰人雖然不能抗拒也未能完全解釋生命中無常的侵襲,但在上帝的愛裏,也不會給無常主導生命。陳佐才 聖公會法政牧師 前崇基神學組主任 (即今崇基神學院院長)
每一位閱讀Maisie 文章的人都很感動,也得到莫大的激勵和安慰,也產生更大的事奉能量,去為主擺上,同心事奉主。願主使用此書成為弟兄姊妹的激勵、病中弟兄姊妹及其家人的安慰和祝福,扭轉「危」成為「機」去建立更多人的生命。蘇穎智、蘇李嘉慧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創堂牧師和師母
余牧師病了,病重必然焦慮,治療必然辛苦,但余牧師沒有埋怨,沒有懷疑掙扎,只有對生命更深的反省,對上帝更深的追尋。她對事奉堅定的承擔,無論得時不得時,還是先想到要為主作見證,要為別人留下祝福鼓勵。屈偉豪 伯特利神學院院長
Maisie的文筆樸實、自然、真誠,我手寫我心,赤誠地分享自己作為癌症病人的真實需要、經歷、內心的掙扎和種種複雜的感受,加深我了解她和其他罹患癌病的親友在身體和心靈上的狀況和需要。羅黃美貞 中國基督教播道會恩福堂傳道
很喜歡作者描敘在醫院接受化療時的境況。等!等!等!等報告,等診斷,等治療,病人在等候時的內心不安,都是作者的真實體驗。這是一本病人、照顧者和醫護人員都值得用心看的書,因為我感受到作者是用心寫的。謝建泉醫生 生死教育學會創會會長 香港紓緩醫學會榮譽顧問[/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766 |
貨號: | 3039.10 |
規格: | 平裝 / 208頁 / 14.8 x 21.0 cm / 0.28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5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生命教育 |

人文福音─李志剛牧師主日福音證道集(四)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李志剛
廣東省寶安縣人 台灣國立中興大學文學士 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 香港珠海書院文學碩士 香港珠海書院博士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曾任: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灣仔堂主任牧師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區牧 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 信義宗神學院講師、教授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碩士、博士指導教授 伯特利神學院兼任講師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組校外課程講師 現任: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牧師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灣仔堂永遠顧問牧師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執行委員 基督教文化學會會長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會顧問 中華基督教奮興會顧問 華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進會顧問 香港基督徒中樂團團牧 香港中華聖樂團董事、團牧 基督精兵聖樂團團牧 建道神學院特約講師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顧問 中華便以利會顧問 著作 《容閎與近代中國》、《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香港基督教會史研究》、《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集》(一至三集)、《基督教與中國近代文化》、《淺談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豐盛生命》、《基督教與近代中國人物》、《基督教在澳門》、《香江牧聲》、《基督教與香港早期社會》、《中國基督教愛國愛教史論叢》、《中國近代基督教史論集》等著作二十多本,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主編專書十四本。 [/show_more]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39561120364{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編纂說明 編者序 自序 翁序/翁傳鏗 何序/何穎子 在基督裏彼此相愛(約15:12-17) 信徒屬靈生命的體認(約15:18-25) 聖靈的引導和保守(約15:26-16:4) 聖靈與我們的見證(約15:26-16:4) 懇求聖靈常常引導我(約15:26-27,16:7-11) 我信聖靈在我生命中(約15:26-27,16:4-11) 聖靈的工作(約15:26-27,16:4下-15) 聖靈引導我們明白真理(約16:5-15) 聖靈引導我們明白真理(約16:12-15) 認識聖靈的工作(約16:12-15;箴8:1-2, 22-31) 對勝利基督的體認(約16:23下-30)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合而為一(約17:1-11, 22) 耶穌為門徒祈禱(約17:6-19) 耶穌的禱告(約17:9-17) 在世界上為主作工作見證(約17:11-19) 合一(約17:18-23) 合一、愛心、見證(約17:20-26;徒16:16-34) 給真理作見證的主(約18:33-37) 高舉基督為王(約18:33-37) 盼望、相信、遵行(約18:33-37) 耶穌與彼拉多(約19:1-11) 偉大的母親(約19:25-27) 母慈子孝(約19:25-27) 復活基督與教會的關係(約20:1-10) 耶穌復活是人類的大喜信息(約20:1-11) 耶和華所定的日子——耶穌復活日(約20:1-18) 我信耶穌復活——我也必復活(約20:1-18) 認識聖靈的工作(約20:19-23) 信耶穌基督是上帝的兒子(約20:19-31) 信耶穌是基督是上帝的兒子(約20:19-31) 主日的蒙福(約20:19-31) 赦罪得平安 信主得永生(約20:19-31) 耶穌復活帶來的改變(約20:19-31) 確信耶穌從死裏復活(約20:19-31) 基督復活顯現與見證復活基督(約20:19-31;徒2:14上, 22-32) 復活顯現上帝與人同在——寬恕與關愛(約21:1-19) 接受基督復活的使命(約21:1-19;徒9:1-20) 建立愛耶穌的教會(約21:15-19;耶31:7-14) 餵養我的羊(約21:15-25) 愛的呼召(約21:15-25) 聖靈降臨與教會建立(徒2:21) 聖靈的能力(徒2:32-41) 聖靈在教會中所顯現的能力(徒2:32-41) 聖靈在教會裏(徒2:1-4, 29-42) 懇求聖靈復興我們(徒2:32-42) 聖靈與教會(徒2:32-42) 聖靈的恩賜與功用(徒2:42-47) 向使徒時代的教會學習(徒2:42-47) 信徒生活與三一上帝的關係(徒2:42-47) 基督復活的能力(徒3:11-26) 上帝的恩典(徒9:1-20) 見證基督的意義和內容(徒10:30-43) 福音是上帝的大能(羅1:1-17) 馬丁路德與教會(羅1:16-17) 上帝的忿怒和人類的不義(羅1:18-25) 從福音看猶太人的不義(羅2:17-29) 律法顯明人類的不義(羅3:1-20) 因信稱義的福音(羅3:21-31) 路德改教與近代自由思想(羅4:1-16;彼前2:9) 亞當與基督(羅5:12-21) 脫離律法(羅7:1-25) 從信仰說到望、愛的生活(羅8:18-39) 信靠聖靈在教會過成聖的生活(羅8:22-27) 應許與因信稱義的關係(羅9:14-33) 以色列人的被棄(羅10:14-21) 今日信徒的事奉(一)(羅12:1-5) 專一的服事上帝(羅12:1-11) 今日信徒的事奉(二)(羅12:2-16) 披戴主耶穌基督(羅13:11-14) 為主而活與為主而死(羅14:1-12) 望的信仰(羅15:4-13) 傳揚和確信耶穌是基督的福音(羅16:25-27) 有行動的感恩(林前1:4-9) 十字架的道理(林前1:20-25) 屬靈的人與屬靈的事(林前2:9-16) 我們與上帝同行 共建教會使命的人生(林前3:1-9) 同建聖殿——上帝的教會(林前3:10-11, 16-23) 基督復活的大能(林前5:5-8) 信仰歷史的教訓(林前10:1-13) 恩賜的來源及功能(林前12:1-11) 基督必要作王(林前15:22-28) 光榮的職事(林後3:4-12) 上帝的工人(林後6:1-10) 在慈惠聖工上格外顯出愛心(林後8:1-11) 上帝的應許(加3:15-22) 基督帶來的恩典(加4:1-7) 敬老的意義(加6:8-10;提前5:1-8) 明白基督豐富恩典 活出豐盛生命(弗1:3-14) 耶穌復活了!(弗1:15-23) 信徒的生活與上帝的恩典(弗2:1-10) 聖徒相通,建立教會(弗2:8-22) 在基督裏得與上帝和好(弗2:10-16) 承先啟後體念主恩(弗2:11-22) 保羅的禱告(弗3:13-21) 禮賢一家蒙主福(弗3:14-19) 事奉的生命與事奉的成長(弗4:1-16) 滿有基督長成的身量(弗4:1-16) 光明子女(弗5:1-9) 明白上帝旨意——上帝愛我、你、他(弗5:15-20) 基督與教會(弗5:25-27) 在基督裏要有孝慈(弗6:1-4) 有知識和領悟的愛心(腓1:3-11) 讓基督在我們身上顯出偉大(腓1:20-26) 尊敬老年人(腓2:1-11) 因信跨越千禧,稱義勇傳福音(腓3:16;創15:6) 得着基督(腓3:7-16) 青年在教會應有的使命(腓3:9-21) 靠主常常喜樂(腓4:4-7) 孝順父母與事奉上帝(西3:1-4, 20-25) 末世時代的警醒(帖後2:1-12) 效法保羅作工行善(帖後3:6-13) 為萬人代禱(提前2:1-6) 教會是真理的柱石和根基(提前3:14-16) 作美好的見證(提前6:6-16) 上帝的恩典在哪裏?(提後1:7-10) 信徒家庭與教會的關係(來3:1-6) 效法基督誠然盡忠(來3:1-6) 耶穌是大祭司(來4:14-16) 大祭司的資格(來5:1-10) 大祭司為我而死,甘作僕人傳福音(來5:1-10) 基督受苦與新約的關係(來8:8-12) 義人因信得生(來10:35-39) 歷史上的見證(來11:32-12:2) 仰望創始成終的耶穌(來12:1-11) 信心與行為(雅2:8-17) 救恩的顯示(彼前1:10-13) 為主受苦(彼前2:19-25) 我們蒙召的使命(彼前3:8-15) 除舊更新(彼前4:1-6) 牧養上帝羣羊(彼前5:1-4) 參與基督(彼後1:2-11) 敬虔工作仰望主的日子(彼後3:3-14) 耶穌帶來的喜訊(約壹1:1-7) 認罪與赦罪(約壹1:8-2:2) 信徒靈性生命成長的評議(約壹2:7-17) 在聖餐裏所顯示的愛(約壹3:13-18) 遵守上帝的命令(約壹3:19-24) 防備敵基督的靈(約壹4:1-6) 上帝就是愛(約壹4:16-21) 在真道上自建、在聖靈裏禱告(猶17-25) 主愛我們(啓1:4-8) 靠着基督得勝(啟12:9-11) 認識父親,敬愛父親(創22:1-19,24:1-9) 一個偉大的母親(創26:14-46) 對老人的尊敬與效法(利19:31;申10:20-22) 對時代老人的尊敬與關懷(利19:32) 尊敬老人(利19:32;路10:25-37) 事奉上帝永遠得福(申5:28-33) 承先啓後謝主恩(申6:1-9) 教導兒女敬畏耶和華(申6:1-12) 你當剛強壯膽不偏左右(書1:1-9) 建立事奉上帝的家庭(書24:14-27;約12:1-8) 敬拜上帝與尊敬老人(得1:15-18,4:13-22) 慈愛的父親(撒下18:31-33) 偉大的母愛和做兒女的責任(王上3:16-28;弗6:1-3) 我信救贖主基督活着(伯19:13-27) 耶穌基督是我的牧者(詩23:1-6) 清潔的心與傳揚的使命(詩51:10-15) 數算自己的日子(詩90:1-12) 尊敬老人與全人關顧(詩91:14-16;利19:32) 默想上帝的慈愛和公義(詩103:1-14) 為禮賢會灣仔堂獻上感恩(詩135:1-21;林前3:10-17) 讚美的人生(詩146:1-10) 甘作受教者,為主傳恩言(賽50:4-9) 教會青年的異象與委身(珥2:27-32) 照祢意行——承擔非己所願之使命(拿3:1-10) [/show_more][/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88-18648-0-2 |
貨號: | 7134.04 |
規格: | 平裝 / 537頁 / 15.5 x 23.5 cm / 0.78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1年1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講道集 |

人文福音─李志剛牧師主日福音證道集(三)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李志剛
廣東省寶安縣人 台灣國立中興大學文學士 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 香港珠海書院文學碩士 香港珠海書院博士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曾任: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灣仔堂主任牧師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區牧 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 信義宗神學院講師、教授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碩士、博士指導教授 伯特利神學院兼任講師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組校外課程講師 現任: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牧師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灣仔堂永遠顧問牧師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執行委員 基督教文化學會會長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會顧問 中華基督教奮興會顧問 華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進會顧問 香港基督徒中樂團團牧 香港中華聖樂團董事、團牧 基督精兵聖樂團團牧 建道神學院特約講師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顧問 中華便以利會顧問 著作 《容閎與近代中國》、《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香港基督教會史研究》、《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集》(一至三集)、《基督教與中國近代文化》、《淺談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豐盛生命》、《基督教與近代中國人物》、《基督教在澳門》、《香江牧聲》、《基督教與香港早期社會》、《中國基督教愛國愛教史論叢》、《中國近代基督教史論集》等著作二十多本,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主編專書十四本。 [/show_more]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39560800060{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編纂說明 編者序 自序 翁序/翁傳鏗 何序/何穎子 作忠心的管家(路16:1-13) 作忠心的管家(路16:1-13) 作忠心管家,誠實事奉上帝(路16:1-13) 在受託的事上忠心(路16:10-17) 財主與拉撒路(路16:19-31) 在世的生活和來世的審判(路16:19-31) 世間財與天上福(路16:19-31) 信徒的心態和本分(路17:1-10) 信心與事奉(路17:5-10) 作有信心的僕人(路17:5-10) 感恩的回應(路17:11-19)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歸榮耀與上帝(路17:11-19) 同來感恩,榮歸上帝(路17:11-19) 對上帝感恩的心意和力行(路17:11-19) 我感恩,故真我在(路17:11-19) 天國在人間(路17:20-30) 天國的臨在與基督的再來(路17:20-30) 上帝選民的禱告(路18:1-8) 信心的禱告(路18:1-8) 常常禱告,顯彰信德(路18:1-8) 在禱告中所揭示的人性(路18:9-14) 在禱告中體驗上帝恩典(路18:9-14) 新年的願望(路18:31-43) 基督尋找拯救失喪的人(路19:1-10) 救恩的臨在和人生的改變(路19:1-10) 一念的抉擇和救恩的獲得(路19:1-10) 努力工作,熱心奉獻(路19:11-27) 基督再來的預備(路19:28-40) 耶穌為耶路撒冷哀哭(路19:41-48) 耶穌的哀哭(路19:41-48) 耶穌的預言與教會的使命(路19:41-48) 基督受苦的比喻(路20:9-19) 止於至善的天國倫理(路20:27-38) 耶和華必預備(路22:39-46) 耶穌受審(路22:63-71) 耶穌基督在十字架上的宣赦(路23:27-34上) 在十字架下默想上帝的恩典(路23:33-43) 十架宣赦顯神義、罪人因信得永生(路23:33-43) 因信耶穌得稱為義(路23:35-43) 耶穌基督——萬王之王(路23:35-43) 為甚麼在死人中找活人呢?(路24:1-9) 基督復活所顯示生命的真諦(路24:1-9) 耶穌基督從死裏復活了(路24:1-9) 基督復活與我(路24:1-9) 活的主和活的人(路24:1-12) 復活耶穌與見證耶穌(路24:1-12;徒10:34-43) 迷途人生顯主恩(路24:13-35) 耶穌肉身真的復活(路24:36-43) 復活的信仰(路24:36-47) 耶穌復活應驗聖經預言(路24:36-48) 宣認耶穌是從死裏復活的基督(路24:36-48) 復活的見證(路24:36-49) 聖誕的意義及應有的表示(約1:1-14) 為主作證(約1:6-8, 19-28) 為耶穌基督作見證(約1:6-8, 19-28) 恩上加恩,愛我教會(約1:10-18;耶31:7-14;弗1:3-14) 施洗約翰的見證(約1:19-28) 施洗約翰的見證(約1:19-28) 上帝的羔羊(約1:29-41) 認罪悔改,傳基督建立教會!(約1:29-42) 認識耶穌,經歷在生命上的改變(約1:29-42) 耶穌開到人間水深處(約1:29-42) 在信心裏的動與見(約1:43-51) 耶穌是上帝的兒子(約1:43-51) 從夢見天開到看見天開——共建神家(約1:43-51;撒上3:1-10) 道成肉身——彰顯上帝恩典和真理(約1:43-51) 迦拿婚筵(約2:1-11) 基督在婚筵中彰顯上帝的榮耀(約2:1-11) 萬善兼全的耶穌(約2:1-11) 人的有盡而上帝的無盡(約2:1-11) 爭取事奉時機榮耀上帝(約2:1-11) 發揮婚姻的恩賜——做福人倫榮耀上帝(約2:1-11) 豐盛生命,成人之美(約2:1-11) 我們是上帝的聖殿(約2:13-22) 你們必須重生(約3:1-15) 永生與重生(約3:1-17) 重生與知生(約3:1-17) 道在人間,生命轉化(約3:1-17) 上帝愛世人(約3:16) 接受聖靈引導,信仰耶穌基督(可3:20-35) 信耶穌得永生(約4:1-30, 39-42) 上帝作為的顯現(約4:4-10) 尊重婦女,發揮事奉恩賜(約4:5-42) 以誠以靈敬拜上帝(約4:15-26) 全家信主(約4:46-54) 耶穌的說話就是能力(約4:46-54) 痊癒與罪赦(約5:1-14) 耶穌的救治(約5:1-14) 耶穌基督的見證(約5:30-38) 為耶穌作見證(約5:31-40) 為基督作見證(約5:31-40) 偉大的先知(約6:1-15) 作上帝的工得吃生命糧(約6:24-35) 天國運動在青年(約6:24-35;可3:13-19;哀3:19-27) 作上帝的工(約6:24-36) 作上帝工得獲天糧(約6:24-36) 信的人得永主(約6:37-40) 生命之糧(約6:47-58) 基督是生命的糧(約6:51-58) 虔守聖餐,領受靈糧(約6:51-58) 生命的糧——聖餐(約6:51-58) 聖餐顯明耶穌就是生命的糧(約6:51-58) 虔領聖餐確信耶穌就是天降生命的糧(約6:51-58) 耶穌就是生命的糧(約6:51-58;箴9:1-6) 我歸從誰呢?(約6:60-69) 永生之道(約6:60-69) 生命的抉擇(約6:60-69) 上帝的揀選(約6:66-71) 在信仰上要堅持到底(約6:66-71) 遵着祂的旨意行(約7:14-18) 立志遵上帝旨意而行(約7:15-17) 天國的教訓(約7:15-17) 在生命上流出活水的江河(約7:37-38) 信靠耶穌基督(約7:44-52) 生命的光(約8:12-16) 生命的光(約8:12-16) 生命的光(約8:12-16) 耶穌是生命之光(約8:12-16) 神主與自由(約8:21-36) 基督使我們得以自由(約8:31-36) 耶穌使我們得自由(約8:31-36) 趁着白天作工(約9:1-9) 顯出上帝的作為(約9:1-7) 耶穌是世上的光(約9:1-11) 耶穌是世界的光(約9:1-16, 24-25) 如何見證上帝的慈愛(約9:24-38) 在基督裏的豐盛(約10:1-10) 以馬內利的應驗和見證(約10:1-10) 豐盛的生命和教育的責任(約10:1-11) 豐盛的人生(約10:1-11) 好牧人帶來豐盛的生命(約10:1-11) 從復活基督看生命(約10:1-11) 耶穌是好牧人(約10:11-16) 好牧人(約10:11-16;詩23:1-6) 耶穌基督是好牧人(約10:12-16) 歸於一羣,統於一牧(約10:12-16) 生死之主(約11:1-4, 17-27, 34-44) 活的信仰(約11:19-29) 耶穌替我們做甚麽?從法利賽人的殺機說起(約11:47-57) 對婦女地位和工作的認識(約12:1-8) 盡我所能奉獻於主(約12:1-8) 受膏者耶穌(約12:1-16) 奉主名來的以色列王(約12:12-16) 因死得生(約12:20-33) 十字架使命的效應(約12:20-33) 人的榮耀與上帝的榮耀(約12:34-43[參12:23-25, 28]) 十字架的榮耀與彼此相愛的誡命(約13:31-35) 在家裏要彼此相愛(約13:31-35) 歷久長新的命令—彼此相愛(約13:34-35;約壹2:7-15) 耶穌基督就是道路真理生命(約14:1-6) 耶穌是道路真理生命(約14:1-11) 到天父家裏去的道路真理生命(約14:1-14) 確信三一上帝,以馬內利是愛(約14:8-17) 領受聖靈作更大的事(約14:8-17, 25-27) 恩賜聖靈、建立教會(約14:8-17, 25-27) 聖靈常與我們同在(約14:15-21) 聖靈常與我們同在(約14:15-21) 聖靈的工作(約14:15-21) 聖靈的臨在和引導(約14:15-21) 接受聖靈,蒙神所愛(約14:15-21) 常有聖靈同在(約14:15-21) 賜平安的主!(約14:23-29) 聖靈的應許(約14:23-31上) 聖靈的作為(約14:23-31) 我信聖靈(約14:23-31) 基督徒生命的所依(約15:1-8) 多結果子(約15:1-8) 多結善果(約15:1-11) 在基督裏多結果子(約15:1-11) 參與、發展、和平(約15:1-17) 耶穌揀選了我們(約15:9-17) 學習彼此相愛的初階(約15:9-17;林前13:4-6) [/show_more][/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88-18647-9-6 |
貨號: | 7134.03 |
規格: | 平裝 / 553頁 / 15.5 x 23.5 cm / 0.80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1年1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講道集 |

人文福音─李志剛牧師主日福音證道集(二)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李志剛
廣東省寶安縣人 台灣國立中興大學文學士 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 香港珠海書院文學碩士 香港珠海書院博士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曾任: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灣仔堂主任牧師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區牧 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 信義宗神學院講師、教授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碩士、博士指導教授 伯特利神學院兼任講師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組校外課程講師 現任: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牧師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灣仔堂永遠顧問牧師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執行委員 基督教文化學會會長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會顧問 中華基督教奮興會顧問 華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進會顧問 香港基督徒中樂團團牧 香港中華聖樂團董事、團牧 基督精兵聖樂團團牧 建道神學院特約講師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顧問 中華便以利會顧問 著作 《容閎與近代中國》、《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香港基督教會史研究》、《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集》(一至三集)、《基督教與中國近代文化》、《淺談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豐盛生命》、《基督教與近代中國人物》、《基督教在澳門》、《香江牧聲》、《基督教與香港早期社會》、《中國基督教愛國愛教史論叢》、《中國近代基督教史論集》等著作二十多本,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主編專書十四本。 [/show_more]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39462429758{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編纂說明 編者序 自序 翁序/翁傳鏗 何序/何穎子 千禧的福音(可1:1-8;賽40:1-11) 主耶穌降世受苦救罪人(可1:9-15) 迎主接福(可1:12-15) 得人如魚的召命(可1:14-20) 福音的權能(可1:21-28) 禱告與傳道(可1:35-39) 先求上帝而後作工(可1:35-39) 禱告與工作(可1:35-39) 福音運動的全人救治(可1:40-45) 全人的拯救(可2:1-12) 基督是我們信仰生活的主(可2:18-28)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種子的生長(可4:26-29) 上帝國度的成長與權能(可4:26-29) 生命之道與生命成長(可4:26-34) 在風暴中依靠主(可4:35-36) 人生的忽然與安然(可4:35-41) 從疾病中學習信心的功課(可5:21-43) 不要怕世界變 只要信靠耶穌(可5:21-43) 接待主耶穌(可6:1-6) 耶穌比先知更大(可6:14-29) 體認人間困境,歸信耶穌,同作牧人(可6:30-34) 認識耶穌權能 因信得蒙救治(可6:30-34, 53-56) 敬拜上帝的真義(可7:5-16) 祂所作的事都好(可7:31-37) 聽與說(可7:31-37) 聾子聽見、啞巴說話(可7:31-37) 基督憐憫的作為(可8:1-9) 為基督耶穌而活(可8:1-9) 認信基督 背負十架(可8:27-35;賽50:4-10) 體貼上帝的意思(可8:27-38) 天使與魔鬼之間(可8:27-38) 基督的宣示與宣認基督(可8:27-38) 耶穌顯彰上帝的榮光(可9:2-9) 締造「唯獨基督」的一族(可9:2-9) 我信不足,求主幫助(可9:14-29) 福音是耶穌生命的行動(可9:30-37) 健康的家庭(可10:1-16) 尊重婚姻愛護子女(可10:2-10) 若不像小孩子斷不能進天國(可10:13-16) 讓小孩子接受上帝的祝福(可10:13-16) 耶穌祝福小孩(可10:13-16) 承受永生(可10:17-27) 上帝賜給我們永生(可10:17-27) 在上帝凡事都能(可10:17-27) 追隨基督的失與得(可10:17-30) 跟從基督的失和得(可10:17-30) 人生的意義和使命(可10:35-45) 效法基督,力行完美人生(可10:35-45) 靈程最高的進階——為人服務(可10:35-45) 體驗主愛,跟隨基督(可10:35-45) 盼望將來大衞之國(可11:1-11) 信仰生活的表現和實踐(可12:38-44) 愛人和愛上帝的實踐(可12:38-44) 信徒的奉獻(可12:41-44) 信心的奉獻(可12:41-44) 窮寡婦的奉獻(可12:41-44) 在基督裏信有昨天、今天和明天(可13:1-8) 作個警醒的僕人(可13:33-37) 接待受苦耶穌的反思(可14:1-15, 47) 基督復活帶來人間的盼望(可16:1-8) 耶穌基督吞滅死亡直到永遠(可16:1-8) 發揚禮賢會功能(可16:14-16;太28:18-20) 香港歸主,信徒有責(可16:14-20) 承先啟後,廣傳福音(可16:14-20) 為主而活、為主傳道(可16:15-20;羅14:7-9) 以文傳道(路1:1-4,24:44-53) 上帝的話語大有能力(路1:26-38) 禧年佳音,承擔使命(路1:26-38) 處變不驚,因信得生(路1:26-38) 上帝兒子作王直到永遠(路1:26-38) 耶穌降生的預言(路1:26-38) 耶穌賜平安 仰望得喜樂(路1:39-45) 求聖靈感動我們迎接救主的再來(路1:39-45) 尊上帝為大,以救主為樂(路1:46-55) 耶穌是人類唯一的救主(路1:46-55) 尊主為大(路1:46-65) 在基督的恩典中事奉上帝(路1:68-79) 盼望與感恩(路2:33-40) 使人跌倒與興起的基督(路2:33-40) 母愛母教 子敬子孝(路2:40-52;提後1:3-14) 蒙上帝和人喜悅(路2:41-52) 孝道與教導(申5:16, 28-33,6:1-3) 應當以天父的事為念(路2:41-52) 貫通人神之路(路2:41-52) 對兒童愛與信的教養(路2:41-52,19:28-40) 警醒等候基督再來(路3:1-6) 天路平衡(路3:1-6) 我們看見上帝的救恩(路3:2-18) 要結出悔改的果子(路3:7-14) 結出悔改果子,迎接基督降生(路3:7-18) 世紀序曲,仰望基督——豐盛生命你可得到!(路3:15-17, 21-22) 人生試探的聖經解碼(路4:1-13) 榮耀的釋放與榮耀的事奉(路4:14-21) 數算主恩在禧年(路4:14-21) 上帝恩典的時代(路4:16-22) 面對基督的抉擇(路4:23-30) 福音擴展的路向(路4:23-30) 跟從耶穌(路5:1-11) 上帝的聖道與門徒的蒙召(路5:1-11) 得人得福(路5:1-11) 迎神接福 讀經長壽(路5:1-11) 人生的禍福與善惡的報應(路6:17-26) 倚靠耶穌的人才有福(路6:17-26) 福與禍(路6:20-26) 愛心與饒恕的提升(路6:27-38) 承繼耶穌愛人的牧職(路6:27-38) 基督徒的愛(路6:36-42) 像天父的慈悲一樣(路6:36-42) 基督徒的倫理生活(路6:36-42, 44-45) 上帝的眷顧和人類的盼望(路7:11-17) 上帝眷顧祂的百姓(路7:11-17) 絕處逢主(路7:11-17) 仰望基督罪得赦免(路7:36-50) 愛心信心與赦免(路7:36-50) 傳揚耶穌為我作了大事(路8:26-39;賽65:1-9) 認信的人生(路9:18-28) 耶穌來世的使命(路9:51-56) 基督徒所承擔的使命(路9:51-62) 追隨基督 永不後顧(路9:51-62) 靠主除滅魔鬼的作為(路10:17-20) 信徒崇高生活的實踐(路10:25-37) 愛心的源頭與表現(路10:25-37) 愛心與療法(路10:25-37) 從愛心行為看牧養關顧(路10:25-37) 真正的事奉(路10:38-42) 上好的福分(路10:38-42) 人事與天道(路10:38-42) 聽道‧行道‧蒙福(路10:38-42) 激勵馬大,稱讚馬利亞(路10:38-42) 上好的福分──聽信福音(路10:38-42) 做事不操心煩惱、聽道而行道蒙福(路10:38-42) 聽信福音,必得永生(路10:38-42) 待客之道與待主之道(路10:38-42;西1:15-28) 靠上帝的道戰勝罪惡的權勢(路11:14-28) 預備警醒等候主再來(路12:32-40) 信心的生活(路12:32-40) 基督徒的骨氣與靈魂(路12:32-40;創15:1-6) 警醒的僕人(路12:35-40) 多給多取,多託多要(路12:42-48) 忠心事主的反響(路12:49-53) 追隨基督,忠勤事奉(路12:49-56) 悔改與結果(路13:1-9) 基督使人得釋放(路13:10-17) 捆綁與釋放(路13:10-17) 勤守主日(路13:10-17) 上帝在安息日的祝福(路13:10-17) 直起腰來榮歸上帝(路13:10-17) 人生對安息的需求(路13:10-17) 努力奔跑天國之路(路13:22-27) 基督受苦的愛(路13:31-35) 信徒待人之道(路14:1, 7-14;羅12:14-21) 常存憐憫謙卑的心(路14:1-11) 以基督耶穌為主(路14:1-14) 作門徒的抉擇和計算(路14:25-33) 背起十架跟從主(路14:25-35) 困惑人生的醒悟(路15:1-3, 11下-32) 上帝的尋找與罪人的悔改(路15:1-10) 人生的得和失(路15:1-10) 認罪悔改,因信稱義(路15:1-10) 接待罪人的主(路15:11-24) 體念父愛,做好父親(路15:11-24) 人父人子‧天父天子(路15:11-24;弗6:1-4) 父親與兒女(路15:11-32) 感恩——世界無情天有情(路15:11-32) 父親的愛恕與子女的孝行(路15:11-32) 作個聰明忠心的好管家(路16:1-9) 作忠心的好管家(路16:1-13) 作個事奉上帝的好管家(路16:1-13) [/show_more]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88-18647-8-9 |
貨號: | 7134.02 |
規格: | 平裝 / 522頁 / 15.5 x 23.5 cm / 0.80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1年1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講道集 |

人文福音─李志剛牧師主日福音證道集(一)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李志剛
廣東省寶安縣人 台灣國立中興大學文學士 信義宗神學院道學碩士 香港珠海書院文學碩士 香港珠海書院博士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曾任: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灣仔堂主任牧師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香港區會區牧 香港聖經公會總幹事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主席 信義宗神學院講師、教授 東南亞神學研究院碩士、博士指導教授 伯特利神學院兼任講師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神學組校外課程講師 現任: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牧師 中華基督教禮賢會灣仔堂永遠顧問牧師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執行委員 基督教文化學會會長 香港華人基督教聯會執行董事會顧問 中華基督教奮興會顧問 華人基督教宗教教育促進會顧問 香港基督徒中樂團團牧 香港中華聖樂團董事、團牧 基督精兵聖樂團團牧 建道神學院特約講師 建道神學院基督教與中國文化研究中心顧問 中華便以利會顧問 著作 《容閎與近代中國》、《基督教早期在華傳教史》、《香港基督教會史研究》、《基督教與近代中國文化論集》(一至三集)、《基督教與中國近代文化》、《淺談基督教與中國現代化》、《豐盛生命》、《基督教與近代中國人物》、《基督教在澳門》、《香江牧聲》、《基督教與香港早期社會》、《中國基督教愛國愛教史論叢》、《中國近代基督教史論集》等著作二十多本,發表學術論文一百多篇,主編專書十四本。 [/show_more]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3938211965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編纂說明 編者序 自序 翁序/翁傳鏗 何序/何穎子 上帝與我們同在(太1:18-23) 上帝與我們同在(太1:18-25) 耶穌就是以馬內利(太1:18-25) 父賢子女肖同證主恩(太1:18-25;路2:39-52) 紀念聖會堂慶獻感恩——興起發光共建耶穌基督祭壇(太2:1-12) 上帝在耶穌裏所顯示的慈愛(太2:13-15, 19-23;賽63:7-9) 施洗約翰的見證(太3:1-12) 耶穌在曠野受試探(太4:1-11) 生命的食物(太4:1-11) 基督顯現帶來的福分(太5:1-12) 世上的鹽和世上的光(太5:13-16)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世上的鹽與光(太5:13-16) 耶穌成全人類的不足(太5:12-20) 耶穌的成全與信徒的成聖(太5:13-20) 教會的建立——信徒的見證和耶穌的成全(太5:13-20) 基督成全的義(太5:17-19) 基督徒的義(太5:20-26) 耶穌基督的義勝於法利賽人的義(太5:20-26) 愛人的教訓(太5:38-42) 追求聖潔,效法基督(太5:38-48) 追求完全(太5:38-48) 信徒生活的表現(太6:1-18) 信仰的生活(太6:1-18) 禱告與今日生活的關係(太6:5-13) 基督徒生活的抉擇(太6:19-23) 面對上帝與瑪門的抉擇(太6:24-34) 信靠上帝不要憂慮(太6:24-34) 不要憂慮!(太6:24-34) 不要論斷人(太7:1-6) 律法和先知的道理(太7:1-12) 基督徒待人之道(太7:1-12) 進窄門,行天路(太7:12-14) 對假先知的認識(太7:15-23) 遵行主道就是福(太7:24-29) 聽行主道就是福(太7:24-29) 照你的信心給你成全(太8:1-13) 憐恤人的耶穌(太8:1-13) 耶穌醫治癱子(太9:1-8) 稅吏和罪人(太9:9-13) 從聖召看天國權能的擴展(太9:9-13) 義人・罪人(太9:9-13) 耶穌對罪人的恩召(太9:9-13;何5:15-6:6) 傳承使命,尊主帥領(太9:35-10:42,28:18-20) 莊稼多,作工的人少(太9:35-10:7) 在祭司國度接受差遣(太9:35-10:8) 承繼職事,建立教會(太9:35-10:8) 作香港歷史的見證人(太9:35-10:15) 禮賢會的宣教使命(太9:35-38,28:18-20) 耶穌基督差遣門徒(太9:36-10:7) 追隨基督仰望上帝(太10:24-33) 信徒在宣揚上遭遇的困難(太10:24-33) 接待耶穌(太10:34-42) 在末世時代的盼望(太11:2-9) 末世的盼望(太11:2-10) 絶望中的盼望(太11:2-10) 仰望大能者的來臨(太11:2-11) 天國臨格,樂上加樂(太11:2-11) 人生對未來的願望和期待(太11:2-11;賽35:1-10) 基督對時代的審判(太11:16-24) 你們當負我的軛(太11:25-30) 宣教、平安、事奉(太11:25-30) 上帝的工作(太11:25-30) 在基督裏所得的啓示(太11:25-30) 仰望基督卸下重擔(太11:25-30) 面對香港歷史,承擔教會使命(太11:25-30;太28:16-20;弗1:3-14) 上帝家裏的人(太12:46-50) 聽道方法與生命成長(太13:1-9, 18-23) 道在人心——結出生命見證的果子(太13:1-9, 18-23) 耶穌對人生的啟示(太13:24-30, 36-43) 光明之子——宣揚召出黑暗入光明者美德(太13:24-30, 36-43) 成長、抉擇、審判(太13:31-33, 44-52) 天國的成長與權能(太13:31-35) 在天國裏屬靈生命的成長(太13:31-35) 耶穌基督為至寶(太13:44-46) 天國的比喻(太13:44-50) 天國福氣的尋求(太13:44-52) 主恩有餘(太14:13-21) 生命的糧(太14:13-21) 在信心上的更新(太14:22-33) 狂風駭浪見神恩(太14:22-33) 在生活中實踐上帝的誡命(太15:1-14) 迦南婦人的信心(太15:21-28) 大的信心(太15:21-28) 終極關懷與普世救恩(太15:21-28) 上帝愛世人——信耶穌得救(太15:21-28) 警醒(太16:5-12) 認識時代的危機(太16:5-12) 教會的根基和教會的權柄(太16:13-19) 上帝的權能與教會的關係(太16:13-19) 認信之福(太16:13-19) 認信與生命的改變(太16:13-20) 信徒認信後的權責(太16:13-20) 信仰的檢測與生命的抉擇(太16:13-20) 耶穌預言受苦復活(太16:21-23) 十字架的救恩與生命的重造(太16:21-26) 賺世界與得生命(太16:21-26) 信仰基督,背起十架(太16:21-26) 認信後的十字架使命(太16:21-28) 捨己、背起十字架(太16:24-27) 耶穌登山顯現榮光(太17:1-9) 基督徒對政府納稅的責任(太17:24-27) 在教會裏謙卑(太18:1-7) 不要作個自義的人(太18:1-14) 聖徒相通,罪得赦宥(太18:15-20) 以基督為首(太18:15-20) 承擔教會守望者的使命(太18:15-20) 饒恕與念恩(太18:21-35) 愛心——饒恕與憐恤(太18:21) 饒恕(太18:23-35) 基督的光照與上帝的能力(太19:16-26) 聽命與跟從(太19:16-26) 承受永生(太19:27-30) 跟從耶穌要得甚麼(太19:27-30) 在葡萄園裏所顯示的恩典(太20:1-15) 上帝的恩典(太20:1-16) 救恩的均等性與事奉的不等性(太20:1-16) 學習饒恕,珍惜生命事奉(太20:1-16) 趁有光陰多作聖工感謝上帝(太20:1-16) 因信稱義的宣教使命(太20:1-16;拿3:10-4:11) 耶穌的人生和使命(太20:17-28) 耶穌基督的名是應當稱頌的(太21:1-9) 耶穌末次進京(太21:1-9) 現在拯救的主(太21:1-9) 讓主使用(太21:1-9) 求主來臨,現在施行拯救(太21:1-9) 仰望大衞子孫的拯救(太21:1-9) 末世時代的盼望(太21:1-11) 人類絕望惟靠耶穌基督的拯救(太21:1-11) 資源集中,發展聖工(太21:18-22) 追求權威和順服權威(太21:23-32) 遵行天父命令(太21:23-32;結18:1-4, 25-32) 遵行父命(太21:28-31) 遵行天父命令(太21:28-32) 作忠心的好管家(太21:33-43) 體念主恩善用恩賜(太21:33-43) 權威的建立與人生的受託使命(太21:33-46) 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22:1-14) 大筵席(太22:1-14) 上帝的慈愛與公義(太22:1-14) 被召的人多,選上的人少(太22:1-14) 上帝的形象(太22:15-22) 敬愛上帝,服務人倫(太22:15-22) 活的感恩(太22:32;徒17:24-31;羅12:1) 最大的誡命就是愛的誡命(太22:35-40) 愛上帝和愛人的誡命(太22:34-46) 獨以耶穌為師尊(太23:1-12) 聽道要行道,為主作見證(太23:1-12;帖前2:9-13) 末世時代的啓示(太24:1-14) 仰望基督(太24:15-28) 警醒預備主再來(太24:35-44) 末日後過渡期的預備(太24:36-44) 警醒迎接基督再來(太25:1-13) 受託(太25:14-30) 君尊祭司善用恩賜作好管家(太25:14-32) 作工與審判(太25:31-46) 為「盼望未來,努力現在」感恩(太25:31-46) 善用恩賜,活現基督(太25:31-46) 客西馬尼園的禱告(太26:36-46) 教會與我們(太28:16-20) 耶穌的命令(太28:16-20) 承先啟後,傳揚福音(太28:16-20) 懇求聖靈教我明白——生命存在的價值和意義(太28:16-20) 禮賢一家福音廣傳,蒙福一頁感恩的見證(太28:16-20) 力行基督使命(太28:18-20) 承先啓後的事奉(太28:18-20) 遵行聖道,廣傳福音(太28:18-20) 從感恩說到禮賢一家福音廣傳(太28:19-20;弗2:11-22) [/show_more]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88-18647-7-2 |
貨號: | 7134.01 |
規格: | 平裝 / 552頁 / 15.5 x 23.5 cm / 0.80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1年1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講道集 |

天父的話—孩子圖看聖經II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39030356928{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天父的話—孩子圖看聖經II》將會繼續帶領孩子以奇趣好玩的方式認識聖經。
第二冊的重點是透過充滿令人驚歎的對立事物,呈現天父奇妙的作為。 這些對立的事物包括:光明與黑暗、英雄與壞蛋、上帝的奇蹟與人的失敗、人類的帝國對上帝的國度、天使與魔鬼、天堂與地獄、還有假神與獨一真神…… 除了對立的事物外,本書還有很多聖經中重要而有趣的資訊,例如聖經世界中的奇蹟、轟烈的戰爭、所羅門的身家、四福音書、奇異的動物等,書中還有很多有趣和古怪的知識,帶領你以前所未有的方式探索聖經!本書誠意獻給所有渴慕天父的話的你,天父的話是適合任何年齡人士閱讀的。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video title="天父的話:孩子圖看聖經 (第一及第二冊)" link="https://www.youtube.com/watch?v=gfoNPQRlbFc"][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3901663200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豐收之家出版社 (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自 1974 年以來,豐收之家出版社(Harvest House Publishers) 一直出版有關耶穌的書籍來影響人們的心。這個出版路向是以激發創造力、鼓勵家庭和提升生活質素為基礎。不論男人、女人、老年人或幼童,豐收之家出版社也都關心他們的心靈需要,並希望透過其出版的書籍服事上帝和那些需要上帝的人。[/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622944855 |
貨號: | 1894.03A |
規格: | 精裝 / 56頁 / 23.5 x 27.4 cm / 0.46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1年1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兒童 |
專題推介:靈修

小小心靈做大事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肉身雖軟弱,行動雖受困,
卻可因捨己忘我的親近主耶穌,成就無可比擬的更新!
時代紛亂,我們彷彿進退維谷,茫然尋不着出路,然而一位英年早逝的柔弱修女,卻可能給我們最適時的提醒! 小德蘭自幼體弱多病,因染病二十四歲便返回天家。她短暫的一生中,離開家中或修院四道牆垣以外的時間屈指可數,但為何留下的靈性遺產竟震撼世人?這全因她以生命展示出,邁向神聖之道路在乎最日常最平平無奇的生活,最微小卻最具爆炸性,本書以十二個精簡篇章給我們娓娓道出小德蘭這種深具潛能的靈性為何。[/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4681978443{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蘇珊‧穆陶(Susan Muto)
著名加爾默羅靈修作家、教師、演講者,主顯協會(Epiphany Association)執行總監、主顯靈修培育學院(Epiphany Academy of Formative Spirituality)院長。多年來擔任杜肯大學(Duquesne University)靈修培育學院行政工作,以全職教授身分任教該學院的課程,並主責編輯期刊。 穆陶的文字經常穿梭於學術和流行雜誌之間,如Mount Carmel和Spiritual Life Magazine。著作超過三十本,包括屢獲加許的Gratefulness: The Habit of a Grace-Filled Life,以及Table of Plenty、Then God Said、Virtues:Your Christian Legacy等。與聖神修會的艾德恩‧凡甘神父(Rev. Adrian van Kaam, C.S.Sp.)合著共四十多本書,包括Commitment: Key to Christian Maturity、The Power of Appreciation。 穆陶曾主領多個美國國內或國際性的靈修課程、工作坊及研討會。2009 年獲賓夕凡尼亞州西部天主教歷史學會頒發終身成就獎。2014 年獲天主教圖書館協會頒發Aggiornamento Award。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譯者簡介[/mk_fancy_title]陳群英
先後獲取香港理工大學(前香港理工學院)翻譯及傳譯高級文憑,香港中國神學研究院基督教研究碩士,2011年開始在美國和澳洲接受靈修培育和屬靈指導的訓練,2013年加入香港思維靜院的靈修陪伴團隊,一面接受培育,一面在靈修陪伴的事奉中學習,並先後獲取澳洲Arrupe依納爵靈修指導證書,以及澳洲墨爾本神道學大學(University of Divinity)頒發的靈修指導碩士學位。翻譯經驗豐富,先在香港政府從事翻譯工作接近二十年,其後從事基督教書籍翻譯工作。譯作包括:《熟齡恩典:當迎接上帝仍要給我的使命》、《做神學:一同走進處境神學》、《歸心祈禱的操練:與上帝親密同行40天》、《點滴:日常生活中的神操》等。[/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54681869532{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前言 自序 引言 小德蘭的兩個稚齡 The Two Childhoods of Thérèse of Lisieux 第1章:隱沒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Hiddenness 第2章:感恩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Gratitude 第3章:信賴上主慈悲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Trust in Divine Mercy 第4章:聖事生活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Sacramental Life 第5章:順服上主安排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Abandonment to Divine Providence 第6章:體驗與主與人情誼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Experiencing Friendship with God and Others 第7章:割捨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Renunciation 第8章:為普世救贖而不住禱告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Unceasing, World-Redeeming Prayer 第9章:單純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Simplicity 第10章:自由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Freedom 第11章:煉淨、光明和合一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Purgation, Illumination, and Union 第12章:因着愛的神妙捨命,生活在主裏、與主同行、靠主行事的小徑 The Little Way of Living in, with, and through the Lord in a Mystical Martyrdom of Love 跋 附錄 小德蘭嘉言錄 註釋 進深閱讀 作者介紹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小德蘭,被譽為全球最受歡迎的聖人之一。融貫默觀與行動,是所有邁向成聖基督徒的關注。本書精彩之處,在於作者從小德蘭平凡又瑰麗的一生,巧妙地點出「默觀」和「福音使命」這兩大精髓,突顯三者渾然一體,指導我們安心在平凡又不被注目的生活中,播下微笑和代禱,成為一個默觀的福音使者。渴望達至默觀和重視大使命的你,怎會錯過這本好書。黎嘉賢/靈修學家、神學博士、《靈命操練八課》作者
小德蘭曾苦心尋覓一條筆直、全新、快捷的路徑走向上主那裏,最後她發現這條屬靈小徑就是接納微末的我本是天父的寵兒,一邊享受祂的寵愛,一邊以愛付上微小的服事。身為靈命培育者的穆陶女士以簡樸的文字,輕鬆的筆觸,把這份屬靈瑰寶化為尋常生活的十二個素質,示範了靈修與塵俗生活的巧妙連結,此書實為不可多得的靈修讀本。陳群英/思維靜院靈修導師、本書譯者
聖女小德蘭,可能是近代天主教最具影響力的聖人。牟敦/梅頓、盧雲、若望保祿二世都受其影響。小德蘭的思想言論,並不是甚麼深奧的神學作品,而是最單純的內心剖白。本書是小德蘭靈修的核心思想,在天主教喚作「神嬰小道」,作者蘇珊.穆陶將其表達得更生活化,令人更易明白,實是介紹小德蘭靈修的良好示範。楊孝明/塔冷通心靈書舍店主[/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599 |
貨號: | 1188.02 |
規格: | 平裝 / 176頁 / 14.8 x 21.0 cm / 0.24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2年5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 |

聽上帝在說話-操練屬靈聽力的祕訣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860641059 |
貨號: | 016-CM018 |
規格: | 平裝 / 256頁 / 14.8 x 21 cm / 0.34 kg |
出版日期: | 2021年11月 |
出版地: | 高雄 |
出版社: | 格子外面 |

陶恕新選系列9:靈命覺醒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888250950 |
貨號: | 013-4638 |
規格: | 平裝 / 280頁 / 14.5 x 19.4 cm / 0.32kg |
出版日期: | 2021年10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出版社: | 宣道出版社 |

聖潔生活:基督教傳統今釋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不拘一格的跨界靈性傳統闡釋
享負盛名的牧者神學家羅雲.威廉斯,具有一種別樹一格的恩賜,他能把信仰的精髓,以樸實無華的語言,解說得清楚明白,並與此同時引領讀者體會一種更深層次的屬靈領悟。本書正是他以這種恩賜,從多重進路出發,書寫聖潔生活之為何。 威廉斯向我們娓娓道出,邁向聖潔的生命並不是單單學會某套知識體系,甚或是操練方法,而是學習與主相連,從內而外達致整全。威廉斯正是希望透過歷世歷代的屬靈瑰寶,不同人物、事件、理念、羣體實踐,領我們進入這些豐盛的靈性遺產,讓當下的我們重新思考、體會和踐行聖潔生活,得着裨益。[/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25808142933{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英國聖公會前坎特伯里大主教、劍橋抹大拉學院(Magdalene College)院長。他是舉世公認的傑出神學教授及作家,研究範圍包括神學、哲學、靈修學及宗教美學,也是出色的詩人和譯者,對音樂、文學、語言學研究也有濃厚興趣。他的著作甚豐,包括:Teresa of Avila , On Christian Theology, Faith in the Public Square 等;已譯成中文的有:《慢讀馬可》、《知識的傷痕》、《復活的力量》及《神光之住處》等。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譯者簡介[/mk_fancy_title]區可茵
於英國伯明翰大學取得博士學位,專研各基督教傳統之歷史、崇拜、靈修等範疇,現從事五旬節運動及合一運動之研究工作,也翻譯多類神學著作。[/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25808363880{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前言
第一部分:進入的途徑
1 付出而不計代價 2 健康與醫治 3 聖經今讀與今聽第二部分:塑造聖潔的生命
4 上帝的工場 5 都市靈性 6 禁果:性與靈性的正確理解第三部分:禱告與靜觀
7 靜觀與使命 8 聖像畫與禱告實踐第四部分:大德蘭的天賦才華
9 大德蘭對我的意義 10 大德蘭與聖經 11 大德蘭與感恩祭 附錄:新教及天主教用詞對照表第五部分:認識的方法
12 諾域治的茱莉安之道 13 「你要認識自己」:如何理解這個訓導?致謝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在智慧與恩典中閱讀、細味和成長。」理察.羅爾 Richard Rohr, OFM 行動與默觀中心創辦人
威廉斯既是神學家,更是牧者。他為着今天的信徒,詮釋不同時代、不同地方的基督教傳統,從新約經文、本篤會規、聖像畫,諾域治的茱莉安、大德蘭等豐富瑰寶,引導我們邁進更深更廣的靈性生命。葉菁華 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
「你們要成為聖,因為我是神聖的。」(彼前一16)威廉斯以其屬靈銳見,幫助讀者在二十一世紀的紛擾世局中,參悟聖潔生活的實踐!他在本書中旁徵博引,闡述聖潔生活之道,涵蓋健康、醫治、性、自我認識、靜觀、大德蘭及諾域治的茱莉安的成聖功夫等課題,讀者將從他的洞見中得到許多啟發與幫助!黃佩芳 信義宗神學院助理教授
聖餐邀請信仰羣體與基督共融,領受聖言的召喚,也不斷經歷聖靈的轉化,能竭力體現團體合一的關係,並藉著默觀與行動在世見證福音而活出新人性。威廉斯分析重要的靈性轉化原則,強調上主在歷史中活潑的臨在,教會應在當代處境中與復活主相遇而經歷自我與群體的更新。潘怡蓉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72-8 |
貨號: | 1333.05 |
規格: | 平裝 / 240頁 / 14.8 x 21.0 cm / 0.33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1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教會傳統 |

在光中行:二十個映照基督真道的生命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簡介[/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09313403977{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大師筆下歷代聖徒的生命故事,
引領讀者探索宏大的信仰世界!
本書結集了當代神學大師羅雲.威廉斯筆下二十篇專文,分享古往今來基督教歷史中受基督光照人物的故事,包括早期教會的聖保羅、聖奧爾本斯,中世紀的聖安瑟倫、艾克哈特大師,乃至近現代的狄更斯、布加科夫、潘霍華、薇依、聖羅梅洛等人,涵蓋殉道者、神學家、教會領袖、文學家、政治家等不同的身分和職分。二十位人物各有不同的背景和人生歷程,卻同樣得蒙基督光照,使生命滿載深刻的信仰意義,得以在各自不凡的處境中映照基督真道,為普世信徒的朝聖之旅留下佳美腳蹤。 透過對這些生命故事的詮釋,作者期望我們能夠放下慣用的分類範疇與常規,進入宏大的信仰世界,踏上這些生命所映照的基督真道,重述自己的生命故事,對自我、他人、世界和上帝建立更深的認識,步進基督光照下的一片新天地。[/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0931263827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羅雲.威廉斯(Rowan Williams)
英國聖公會前坎特伯里大主教、現任劍橋抹大拉學院(Magdalene College)院長。他是舉世公認的傑出神學教授及作家,研究範圍包括神學、哲學、靈修學及宗教美學,也是出色的詩人和譯者,對音樂、文學、語言學研究也有濃厚興趣。他的著作甚豐,包括:Teresa of Avila , On Christian Theology, Faith in the Public Square 等;已譯成中文的有:《慢讀馬可》、《知識的傷痕》、《復活的力量》及《神光之住處》等。 [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譯者簡介[/mk_fancy_title]黃大業
生於香港,英國華威大學政治學碩士,曾任基督教出版社編輯,譯作有《美德摩天輪》(侯活士著)、《謙善行》及《生活有道》(韋爾斯著)等。[/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60931259993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中文版序:成為光之繼承者 / 范晋豪 前言 1. 聖保羅(約5-約67年) 大發熱心的人 2. 聖奧爾本(公元三世紀) 基督徒的責任 3. 希坡的聖奧古斯丁(354-430年) 內在生命的教師 4. 坎特伯里的聖奧古斯丁(約530-604年) 英格蘭人的使徒 5. 坎特伯里的聖安瑟倫(約1033-1109年) 上帝的正義 [show_more more="+ 閱讀更多" less="- 隱藏" – color=”#0066CC”] 6. 艾克哈特大師(1260-1328年) 神性之奧祕 7. 克藍瑪(1489-1556年) 「上帝的道不被捆綁」 8. 丁道爾(1494-1536年) 上帝與虧欠 9. 亞維拉的德蘭(大德蘭,1515-1582年) 活出來的神學 10. 米爾頓(1608-1674年) 從輕狂到忠貞 11. 威伯福斯(1759-1833年) 有道德的政權 12. 狄更斯(1812-1870年) 過甚的真相 13. 南丁格爾(1820-1910年) 生命之光 14. 布加科夫(1871-1944年) 政治、藝術、禱告 15. 施妲茵(1891-1942年) 獨處中的思考 16. 藍賽(1904-1988年) 人文主義真諦 17. 潘霍華(1906-1945年) 自由、需要、榮耀 18. 薇依(1909-1943年) 等候上帝 19. 海妮森(1914-1943年) 切慕下跪 20. 聖羅梅洛(1917-1980年) 上帝將自己注入歷史中 註釋 [/show_more][/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62-294-369-8 |
貨號: | 1332.04 |
規格: | 平裝 / 172頁 / 12.2 x 18.0 cm / 0.18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0年1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神學、見證 |

陶恕新選系列8:決勝千里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888250882 |
貨號: | 013-4655 |
規格: | 平裝 / 208頁 / 14.5 x 19.4 cm / 0.23kg |
出版日期: | 2020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出版社: | 宣道出版社 |

一起走過的日子:豐收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623804486 |
貨號: | 016-TS2011D04 |
規格: | 平裝 / 176頁 / 22x15.3cm / 0.33kg |
出版日期: | 2020年0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出版社: | 道聲出版社 |

一起走過的日子:思禱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623804493 |
貨號: | 016-TS2012D04 |
規格: | 平裝 / 176頁 / 22x15.3cm / 0.33kg |
出版日期: | 2020年0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出版社: | 道聲出版社 |

謙善行:有關生活、工作、做人的靈思雋語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簡介[/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594344972164{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
從深刻玄妙的神哲反思,
到雋永樸實的生活教導,
帶領讀者踏上充滿喜悅和讚歎的尋道之旅!
當代著名神學倫理學家韋爾斯,在本書探索生命最根本的奧妙之處,藉以展示生命如何極盡美麗和可貴,並人與萬事萬物如何緊密連繫,進而引領讀者領悟生命的本有之源——即上帝——與眾生萬物之間滿有恩典與慈愛的關係。 本書篇幅不多,卻可謂字字珠璣,旨在供讀者細究、深思、品嚐,盼望信徒或尋道者皆可在其中感悟生命之道,培養謙卑、感恩、自知、溫柔等質素,以謙卑和美善的心懷,會遇那位貫乎萬有的生命之主![/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作者介紹[/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594344356348{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韋爾斯(Samuel Wells)
倫敦聖馬田堂(St Martin-in-the-Fields)主任牧師,曾任美國杜克大學(Duke University)附屬教堂主任牧師及基督教倫理學教授,此外他亦是倫敦國王學院(King’s College)基督教倫理學客座教授。著作包括《生活有道》(How Then Shall We Live?)《權力與激情》(Power and Passion)、《上帝的同伴》(God’s Companions)、《我們沒有敵人》(Living Without Enemies)、《現編倫理》(Improvisation)、Incarnational Ministry: Being with the Church等。譯者簡介 黃大業
生於香港,英國華威大學政治學碩士,曾任基督教出版社編輯,譯作有《生活有道》(韋爾斯著)、《美德摩天輪》(侯活士著)等。[/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目錄[/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594344854611{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前言 1/要謙卑 2/要感恩 3/要自知 4/要溫柔 5/要讚美 6/要忠誠 7/要合一 8/要祝福 隨想錄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推薦[/mk_fancy_title][vc_column_text css=".vc_custom_1594344876369{margin-bottom: 0px !important;}"]若如韋爾斯所言,感恩是始於不再將相互依賴視為負累,而懂得視之為禮物恩賜,那麼本書就是一份上佳的禮物,並可以視為深具智慧的典範之作,但卻又不僅如此。本書也是一次「神學形上學」(theological metaphysics)的操練,當中沒有叫人注意操練「方法」,而是幫助我們在基督的光照中「看見」自己的生命。請你慢讀此書,謙卑前行。
侯活士(Stanley Hauerwas) 當代著名神學倫理學家、《美德摩天輪》作者
[/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ISBN: | 978-962-294-362-9 |
貨號: | 1332.02 |
規格: | 平裝 / 112頁 / 12.2 x 18.0 cm / 0.14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20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靈修、生活、信仰 |

陶恕新選系列7:萬勿錯過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ISBN: | 9789888250868 |
貨號: | 013-4650 |
規格: | 平裝 / 176頁 / 14.5 x 19.4 cm / 0.20kg |
出版日期: | 2020年6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出版社: | 宣道出版社 |

熟齡恩典:當迎接上帝仍要給我的使命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受依納爵靈修傳統啟迪的操練者,在人生每個新階段,對自己的召命都會有驚喜的發現;特別是在人生重要轉捩點時,容易促使人回到上主前省思,重新思考要如何繼續展開人生新的一頁。在退休與老年的旅程,會經歷失落與衰老,依納爵的靈修操練幫助人們,在陌生的路徑,經歷上主另一種同行,在感恩中,繼續明辨與回應上主的呼召而成長。潘怡蓉 中國神學研究院助理教授 (實踐科)
退休總給人完結的印象。誰會想到,退休是人生的新開始。作者曾任法官,退休後遇到身分疑惑,及至在神操式退修、省察和明辨中,找到新的事奉。因此,她鼓勵讀者進入神操境內。回望過去,從中得着醫治和智慧。又活在當下,學習分辨上帝的心意,勇敢抉擇。繼而展望將來,尋找召命,迎接、發揮和享受祂的恩典。依作者指導而行,熟齡的你必會更加屬靈,在萬事萬物中遇見上帝。黎嘉賢 著名靈修導師、《靈命操練八課》作者
《熟齡恩典》是作者身體力行的靈修心得。她深入淺出地說明依納爵式靈修操練,使之顯得容易實踐。她在退休後加入依納爵義工團,期間透過靈修省察,發現這獨特的靈性操練寶庫對踏進「初老」或之後階段的年長者有着靈性更新的啟發。在這年齡羣的信徒可以透過依納爵的靈修,重新發現生命仍可獨特並具創意地打造服侍上帝的空間;同時活潑地與上帝禱告,經驗與耶穌親密地契合並渴慕之情。我作為牧養二十一世紀之年長者的傳道人,我極力推薦此書。羅志雄 旺角浸信會傳道[/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56-8 |
貨號: | 3040.03F |
規格: | 軟精裝 / 106頁 / 15.5 x 23.3 cm / 0.23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19年12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年老、靈修、依納爵神操、生命教育、教會事工 |

基督是分裂的嗎?
[vc_row][vc_column width="5/6"][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 el_class="tt"]內容介紹
在泰澤的羣體生活裏,每日也會舉行信仰聚會,歡迎到訪的年青人自由參與。本叢書集結了多年來聚會中分享的信息,也反映了泰澤團體對信仰的基本看法。〈泰澤靈思系列〉系列主編 范晉豪 〈泰澤靈思系列:信仰短論〉 01 基督信仰有何獨特之處? 若望修士(Brother John)著 張婉麗 譯 02 我來是要使他們得生命——思考基督信仰的三個進路 若望修士(Brother John)著 黎珺瑜 譯 03 為甚麼我們需要教會? 若望修士(Brother John)著 張婉麗 譯 04 論聖像 馬青然修士(Brother Jean-Marc)著 黎珺瑜 譯 05 啟示錄今日還有何啟示? 若望修士(Brother John)著 羅喬匡 譯 06 基督是分裂的嗎? 福航思修士(Brother François)著 黎珺瑜 譯 07 泰澤團體創始人羅哲弟兄:兩篇生命的訪談 卡斯柏樞機(Cardinal Walter Kasper)、艾樂思修士(Brother Alois)著 何淑卿 譯 08 感恩祭(聖餐)與早期信徒 埃米爾修士(Brother Émile)著 黎珺瑜 譯[/vc_column_text][mk_padding_divider][vc_separator][mk_fancy_title tag_name="span" color="#033b5d" size="20" margin_bottom="0" font_family="none"]產品資訊[/mk_fancy_title][mk_table style="style2"]
ISBN: | 978-962-294-306-3 |
貨號: | 1184.06 |
規格: | 平裝 /28頁 / 13.0 x 21.0 cm / 0.05kg / 初版 |
出版日期: | 2019年7月 |
出版地: | 香港 |
分類: | 聖經研究、靈修、合一、宗派對話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