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導讀|寫給追逐的靈魂

新書導讀 2025-10

寫給追逐的靈魂

當你真的甚麼都不想做時,我想邀請你注視內心,陪伴並覺察這種狀態。試着靜下心,聽聽「怠惰」表層之下,究竟隱藏了甚麼力量。若是一個人難以做到,就找個懂得聆聽的人,陪你一起諦聽。你可能會發現,怠倦下面蘊藏的不是虛空,而是能量、夢想,甚至轉化的力量。

因為在更深處,埋藏着人對生命最真切的嚮往。這份嚮往難以言說,卻正是靈魂的聲音。從這裏開始,我們學習「帶着靈魂生活」(live soulfully)。

人生其實有兩種狀態:

小我狀態(egoic state):以外在成就和物質獲得為導向的生活模式。

本體覺知狀態(being-aware state):回歸內在、關注當下體驗的生活模式。

大多數人只懂得活在第一種狀態。

小我狀態,就是日復一日為生存奔馳的模式。小我渴望物質、追求成功;他喜歡比較,不能輸,也不甘落後於人。只有當一切掌握在手裏,他才安心。如果你問小我:「甚麼時候才算賺夠?」他會愣住。因為對小我而言,追逐目標永遠是進行式。今天達成,明天又有新的。

小我雖是塵土,卻有上帝靈性的火花,知道追求永恆。離開了上帝的小我會扭曲這渴望。他能把任何目標—甚至「服事上帝」的目標— 扭曲成偶像,讓人不惜賣命去追逐。

人不過從塵土而來,最後仍要歸回塵土。小我卻將暫存的物質成就當作永恆事物來不斷追求,實在既可憐又可笑。

假設有個人憑智慧與努力,每天從股市賺進豐厚利潤,像是一台不停歇的一級方程式賽車。直到有天身體亮紅燈,醫生警告:「你的身體數據顯示,你隨時可能死在辦公桌上。」他才終於學會放慢腳步。這,正是踏入本體覺知狀態的起點。

若你察覺到自己愈來愈焦慮、眼光愈來愈狹窄、頭腦愈來愈繃緊,那便是活在小我狀態裏的徵兆。

試着轉換吧,走進本體覺知的狀態。

泡一壺茶,慢慢品嚐;或躺在草地上,仰望星空;讓嘈雜的思緒停下來,聽風吹過樹梢。從這個安靜的境地,開始諦聽靈魂的智慧。

當然,我們身處充滿競爭的社會,仍然需要努力求存。身體需要照顧,衣食住行的基本需求要滿足,也要承擔工作的責任,才能餬口。另外,避免睡前狂滑手機,有助提升睡眠品質。我們確實要好好照料小我的需要。

然而,若把所有精力都傾注在小我身上,不斷滿足他的需求,便等於餵養一頭猛獸,最終他會反噬你。

因此,靈魂需要學會培養一種「雙重視野」:能在小我與本體覺知之間自由切換。這意味着既要處理現實生活的需要,也要保持內在的覺醒;既要在世界中工作,也要在安靜中與上帝親近。

(摘自《懂得攰也要懂得唞:超速社會下的30 個安息處方》,許序,頁6-9。)

許德謙
心築匯社(Soul Weaver)私人執業精神分析師
及靈修導師
道風山基督教叢林靈修部前主任

 

《懂得攰也要懂得唞:超速社會下的30 個安息處方》

甄立德 著
Cat. No. 1335
ISBN 978-962-294-400-8

 


文藝通訊 2025.10
品格培育的路徑

編者語 |由內到外的品格培育
文藝聚焦|從品格培育領略生命本質
新書導讀|堅守為人父母的初心 /梁玉嫻
新書導讀|寫給追逐的靈魂/許德謙博士
焦點閱讀|耶利米先知蒙召
焦點閱讀|無私的聆聽能開啟奧祕

🔗2025年10月號 – 目錄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