葉菁華院長 ✖ 高國雄牧師「聖詩‧神學‧牧養」對談:「從『我最喜愛的聖詩』到 牧者和音樂主領角色的再思」(上篇)

與談者:

葉:葉菁華院長(香港中文大學崇基學院神學院院長)
高:高國雄牧師( 崇基學院校牧、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顧問牧師)
吳:吳蔚芹(基督教文藝出版社編輯)

______________

或許不少人認識葉菁華教授,都知道他是神學院院長,也是研究系統神學的學者,但也許不是很多人知道他跟聖詩之間的緊密關聯,原來他上系統神學課時喜歡在課堂結束時高唱聖詩,以詩歌呼應不同系統神學課題,令學生留下深刻印象。

高國雄牧師則在音樂侍奉方面有豐富經驗,除在大學校園擔任校牧,也是香港基督徒音樂事工協會 (ACM)的顧問牧者,所以當我們希望呼應本社出版新書《聖詩開啟的異想世界!》,探討有關詩歌、神學與牧養的課題時,就很自然想起兩位了。

_____________

(本篇對談分上、下篇,下篇為「新與舊時代聖詩的轉化」)

我最喜愛的聖詩

吳:首先很有興趣問兩位,你們最喜歡的聖詩是哪首?

葉:立時想到兩首詩歌,第一首是〈神聖純愛歌〉,小時候讀基督教學校用文藝出版的《聖詩禱文》唱這首歌,自己結婚時也選了它,創作這首歌的歌詞是查理‧衞斯理(Charles Wesley),我自己是屬於循道衞理宗,當中有着一份親切感,更重要的是它的歌詞十分精彩,除了談耶穌基督外,也點明了聖靈跟我們的關係。另外一首就是〈我知誰管着明天〉,這首歌在我考會考期間陪伴我度過許多個晚上。歌詞到今天仍然很有意思,明天很多事情我們不知道將會如何,但知道上主和我們同在。

高:我選的第一首是〈青年向上歌〉,因為我中學階段除了唱校歌,最多就是唱這首,那時校長很喜歡唱這首歌,他用很雄壯的聲音獨唱這首歌,很好聽;第二首就是〈全因為你〉,這首歌是由西伯所創作,其實我在這首歌錄音階段便認識它,而且我想除了原唱者與西伯,自己應該是唱得最多的,因為這首歌很感動自己,也能感動他人,當年出隊往學校做佈道會時,常常在呼召時用上這首歌。

 

詩歌的(錯誤)分類??

吳:以上提到的歌曲很多元化,請問你們覺得這幾首歌有甚麼不同,你會怎
樣將他們分類?樣將他們分類?

高:以往流行的說法會指某首歌是「傳統詩歌」, 那首歌是「當代詩歌 」。 我不太傾向用這種分類方法,因為所謂的「傳統聖詩 」就曾經「當代」過,「當代聖詩 」也有機會成為傳統。

葉:你說得很對,衞斯理最初創作詩歌時,他的作品其實是流行曲!

高: 現在我們可能覺得某首歌很流行,但當下流行的,可能過幾年後就不流行了。
葉: 又如現在有些收錄於詩集的歌,當年曾經被視為「飛仔歌 」,教會裏面不可以唱!每個時代經歷時間的流每個時代經歷時間的流變,會讓我們產生每個時代的「經典 」。

高:所以其實這是音樂發展到了不同階段,有不同的狀態,我自己喜歡將歌分類為不同場景,例如適合崇拜用的詩歌、羣體同唱的、團契用的、個人默想用的、佈道用的,我覺得這樣會更合理,例如〈全因為你〉其實是配合佈道的詩歌,較適合獨唱。

葉:同意這樣的分法,〈神聖純愛歌〉和〈我知誰管着明天〉,前者明顯是會眾詩,而後者較傾向跟福音奮興相關,重點不是在講上主在做甚麼,而是我相信上主在做甚麼,主體是信徒個人,將「我 」( I )放在前面。

高: 依我的觀察, 千禧後到現在這二十多年的創作, 其實創作上是着重多了 We的向度,現在北美不少詩歌多談三一上主,不論是自己創作或者較大型機構的製作也如是。 不論廣東歌或華語歌, 近年也多了用 We, 例如香港本地很多網上新的創作,都有聚焦談「我們 」和羣體,並未如以往印象那般只是談「我 」和上帝,我覺得這樣的改變是某程度的鐘擺效應。

 

詩歌= 用來敬拜?對,但又不是全對……

吳:如果以場景給詩歌作分類的話,那麼用於不同場景的詩歌是否在發揮不同的作用?

葉: 其實可以說, 我們若只着重「我 」 的話, 可能會陷入盲點, 就是以為詩歌只是對應我跟上主的關係,但其實詩歌不只用於敬拜,詩歌還有傳福音和教詩歌還有傳福音和教導教義的作用導教義的作用,所以當今天有些弟兄姊妹以為詩歌只用於敬拜,重點是我投入在敬拜裏面,這可算是一種偏差,因為它有意無意地將詩歌看成只關乎敬拜,但詩歌實際上在做的,是塑造羣體的靈性,靈性不只是感受,還包括理但詩歌實際上在做的,是塑造羣體的靈性,靈性不只是感受,還包括理性上如何理解三一上主和我們的關係。

吳:現在教會運用詩歌的情況,能否達到這個作用?

高: 現在教會傾向較少着重這個向度,負責音樂的同工有時覺得音樂是他的專業範圍, 傳道人不應干預太多。 另一方面, 培育牧者的神學院又少談音樂方面, 例如如何選歌, 領詩實際操作如何, 但這部分教牧其實可以多花點心思,也需要有多一點信心參與其中,有時牧者沒有信心,又不懂音樂,就不知如何管。

吳:這是否說敬拜隊/音樂團隊的主領需要多點鑽研神學,與此同時教牧同音樂團隊的主領需要多點鑽研神學,與此同時教牧同工也需要多點相關音樂的訓練?

高:我覺得彼此之間要有交流, 神學人要行一步, 音樂人也要行一步。 牧者、傳道人即使不是音樂人,但需要處理到基本理念和實踐,同時敬拜隊的主領需要對神學有點認識,需要知道他所採用的詩歌在說些甚麼,能如何配合崇拜。 舉個例子, 從前我帶領敬拜隊的時候, 有音樂造詣已經很厲害的弟兄姊妹加入團隊,但我會首先請他在旁觀察或擔任輔助的角色,讓他先了解團隊在做甚麼, 明白箇中的信仰理念和神學。 相比他的音樂能力, 我更着重他的心智,心智包括他對詩歌的透徹認識,你若不知道甚麼是教會年曆和節期,不要緊,學了才來。詩歌是上帝給我們跟弟兄姊妹作教育、分享與同行的事,那是值得花時間理解,不能只當音樂是工具。

 

下篇:「葉菁華院長 ✖ 高國雄牧師「聖詩‧神學‧牧養」對談:新與舊時代聖詩的轉化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