分類瀏覽
-
聖詩學──啟導本
$170.0$161.5崇拜系列 1華人基督徒唱詩已百多年了,但較有系統地研習聖詩、著書立說的,卻鳳毛麟角。本書填補了華文聖詩學著作的空隙,不僅有系統地介紹聖詩的體裁及西方聖詩發展的歷史,更對中國聖詩作初步的探討,並提供了聖詩應用的一些可行方法。為華人信徒在聖詩學習上開啟了方便之門,使華人教會在普及聖詩的教育上有可供應用的教材。 -
羅梅洛:與受壓者同行的牧者
$113.0$107.4Oscar Romero and the Communion of the Saints作為聖薩爾瓦多總主教,他勇於為無權發聲者發聲,明知隨時會殉道,卻義無反顧踏上那條與受壓者同行的路途。這傳記展現了他的屬靈情操和人性掙扎,以及非凡的信心和勇氣,反映了在現今時代中,接受福音挑戰的動人寫照。 -
多元與共融:普世合一神學的重構
$175.0$166.3Reshaping Ecumenical Theology: The Church Made Whole?
「合一.對談」系列 1本書作者除了具備深厚的神學素養,亦積極參與合一運動,因而能夠把前線的合一經驗,以及對神學、文化、教會歷史的深邃反思結合起來,清晰展現普世合一運動的歷史、現況、困境,並日後的發展路向。 -
擁抱懷疑的信仰
$128.0$121.6Patience with God: The Story of Zacchaeus Continuing in Us信仰與懷疑,是否非此即彼的兩個選項?抑或是兩者有着相即不離、互相緊扣的關係?面對世間種種難解之事,面對那位世人無法測透的上主,難道我們沒有半刻感到懷疑? -
基督教世界史
$398.0$378.1A World History of Christianity
基督教神學教育叢書 9本書嘗試在涵蓋整體基督教會歷史的同時,以專人專文的方式,兼顧論述全球個別地區的基督教發展,並為拉丁美洲、非洲、印度、中國與鄰邦等特設篇章,務求藉着當地教會在社會、神學、政治及文化的個別經歷,建構出整全的全球基督教世界歷史視野。 -
共建健康教會
$128.0$121.6以家庭系統理論處理教會衝突
Creating a Healthier Church: Family Systems Theory, Leadership, and Congregational Life
進深輔導叢書 11本書提出各人應將改變的焦點歸向自己,而非聚焦於他人,期望他人改變。作者在書中每一章的末段均有列出個人思考問題和小組討論問題,對讀者尤為有用。 -
ADHD專注力失調過度活躍症:近代科研結果和處理方法
$88.0$83.6實用輔導叢書 11兒童和成人都可以患上ADHD。本書作者乃資深精神科專科醫生,在二十多年的診症經驗中,接觸過不少ADHD患者。作者以鳥瞰式的角度為本書架構,全面剖析ADHD。書中結集近代重要科研結果,好使讀者能夠緊貼精神醫學的發展。作者也以臨牀個案闡釋處理方法,使讀者易於掌握。此書乃教牧、家長、老師、社工,甚至患者本人重要的ADHD書籍。 -
每日研經叢書:耶利米書注釋 (上冊)
$75.0$71.3Jeremiah (Vol. I)每日研經叢書分為新舊約部分。新約各卷作者巴克萊是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新約及希臘文教授,是當代著名神學家。舊約各卷計由十一位學者分別撰寫,為方便讀者研讀,每卷均依次分段編排,著重介紹晚近研究舊約重要的成果和見地。是神學生、教牧人員及平信徒必備。 -
每日研經叢書:加拉太書.以弗所書注釋
$75.0$71.3The Letters to the Galatians and Ephesians每日研經叢書分為新舊約部分。新約各卷作者巴克萊是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新約及希臘文教授,是當代著名神學家。舊約各卷計由十一位學者分別撰寫,為方便讀者研讀,每卷均依次分段編排,著重介紹晚近研究舊約重要的成果和見地。是神學生、教牧人員及平信徒必備。 -
每日研經叢書:使徒行傳注釋
$75.0$71.3The Acts of the Apostles每日研經叢書分為新舊約部分。新約各卷作者巴克萊是蘇格蘭格拉斯哥大學新約及希臘文教授,是當代著名神學家。舊約各卷計由十一位學者分別撰寫,為方便讀者研讀,每卷均依次分段編排,著重介紹晚近研究舊約重要的成果和見地。是神學生、教牧人員及平信徒必備。 -
中文聖經註釋:羅馬書
$178.0$169.1本註釋以文字鑑別的方法, 務求以經解經,以羅馬書解釋羅馬書,並根據原文,除留心希臘文法的運用和其對明白經文的重要性外,還配以有關當時讀者的歷史背景和通行的文學資料,務求找出作者原意。 -
網絡沉溺:在深淵中尋出路
$88.0$83.6人間基督教「說.書.會」系列 5在這網絡時代,上網已經成為人人的生活習慣,有的甚至機不離手,成為網中人。本書多位作者從同行者、家長、輔導、精神健康和信仰方面,讓大家了解青少年沉溺網絡的現況,從而幫助他們尋找出路,重返社羣。
顯示 644 筆結果中的 289–300 筆