焦點閱讀|耶利米先知蒙召
教會有接近二千年的歷史,靈修的經驗和傳統非常豐富,應該受到普世教會的重視,並視之為共同承繼和擁有的遺產,在不同宗派和教會傳統中互相分享,彼此豐富,就像彩虹般美麗動人。
新書導讀|願子女活得文明
教會有接近二千年的歷史,靈修的經驗和傳統非常豐富,應該受到普世教會的重視,並視之為共同承繼和擁有的遺產,在不同宗派和教會傳統中互相分享,彼此豐富,就像彩虹般美麗動人。
編者語|由內到外的品格培育
著名英國基督徒作家、神學家魯益師( C.S. Lewis)談寫作時曾說過:「 We do not write in order to be understood; we write in order to understand」。這句話若粗略取其意,可譯作「寫作之旨趣,非為人所知,乃為增進自知」。寫作,不只是為了讓世界明白我們,更是藉着書寫梳理自我、理解生命、探索信仰的深處。
焦點閱讀|無私的聆聽能開啟奧祕
教會有接近二千年的歷史,靈修的經驗和傳統非常豐富,應該受到普世教會的重視,並視之為共同承繼和擁有的遺產,在不同宗派和教會傳統中互相分享,彼此豐富,就像彩虹般美麗動人。
新書導讀|寫給追逐的靈魂
教會有接近二千年的歷史,靈修的經驗和傳統非常豐富,應該受到普世教會的重視,並視之為共同承繼和擁有的遺產,在不同宗派和教會傳統中互相分享,彼此豐富,就像彩虹般美麗動人。
懂得攰也要懂得唞
文藝聚焦|為何「我們仍在寫作」 對影像/書寫/媒體/出版的凝思
當代社會,信息傳播正經歷巨變。社交媒體如 YouTube、TikTok 等,憑藉即時視像與碎片文本,迅速佔據公眾注意力。相較之下,為知識傳遞與文化傳承而寫的書籍等傳統印刷媒介略顯沉寂。然而,深入探究傳播本質──形式與內容的辯證關係,我們或會發現,即便在視像文化與簡短信息高度發達的今日,書籍這一古老傳播形式,仍承載無可替代的價值與使命。本文從多元理論視角,剖析媒介形式(form)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