新書導讀 2025-07
生死契闊
院牧的前線故事
疫情期間,院牧少了病房的服侍機會,便想着可以總結一下不多不少的經驗,為滿足那些整日問我「面對晚期和臨終病人,不知道該做甚麼、說甚麼」的人,所以便有了《 陪你走最後一程:晚期病患全人關顧手冊》(以下簡稱《陪你走 》)。
手冊完稿不久之後,又突然覺得其側重點是「我們可以做些甚麼?」但在臨牀中,很多情況是就算你知道該做甚麼,但是總有些原因讓你沒有辦法知行合 一。所以便開始反省自己的臨終關懷服侍之路,於是就有了《 從立春到大寒,我始終愛你:24 個臨終病房的生命轉化故事 》(以下簡稱《 始終愛你 》)。
這兩本書,如果用中國功夫做比喻的話,《 陪你走 》的要點在武功祕籍的外功招式,而《 始終愛你 》則側重內功心法。兩者相輔相成,希望可以使與之相遇的每個人不但知其然,更能使自身的生命在上主內達到更加美善的境界。
講 講 本 書 的 特 別 之 處 — 結 構 ,我採用的是中國二十四節氣和教會年曆節期相結合的方式……就是以24個節氣,對應24個我作為紓緩及臨終病房( Hospice and Palliative Care Centre, HPC)院牧在日常服侍當中所遇到的生命故事和反省,除臨終病房外,也包括 PICU、ICU、婦產科、老人科等其他病房的故事。而每個周期是以教會年曆的節期為一個小結。
在二十四節氣中,立春為一年之首,所以以此開始,春天嘛,一切始於此,故內容包括我自己為何會踏上 CPE之路,乃源於 2013 年立春前一日相關的死亡故事,我不能說是巧合,只能讚美上主的智慧。之後是我在 CPE 路上發現自我的過程以及幾個「孩子」的死亡。孩子代表希望,可他們的死亡卻也發生得那麼自然。
夏天是從醫務人員這些專業光環下的生命故事開始,有醫務、有義工、有我和一些臨牀故事中主要關於饒恕的議題。
延續下去的秋天主要呈現的是面對死亡時人的各種表現,包括否認、憤怒、討價還價、抑鬱及接受等。之後由人生意義的話題引入冬天,開始呈現由各種靈性問題引發的生命議題,比如不遵醫囑的人生意義議題、整天投訴的饒恕議題、從不表達任何需要的自我形象議題、由疫情引發的眾多故事中的典型議題。
當然最後,是我自己如何能在紓緩及臨終病房即HPC堅持服侍至今日的議題。而論到由每個故事所引發的反省部分,我自 2013 年暑假開始接受臨牀牧關教育( Clinical Pastoral Education,CPE),也即培育人在實踐處境中做心靈關顧的課程。2014 年初開始到 HPC病房,至今已超過 11 年。這期間共完成四個單元的 CPE 課程及五個單元的受訓督導( Supervisor in Training,SIT)訓練。CPE 的核心理論之一就是轉化式教育理論(Transformative Learning Theory),其教育方法(行動-反省-再行動)的核心步驟之一是要培養學生反省的能力,反省其在實踐中的經驗,然後成為進一步實踐的指導。而這裏的反省不單單是理性上對行動和處境的分析,還包括對信仰資源的整合與運用,最終達至自己與他人生命的內在轉化( Inside Transformation)。
所以,事就這樣成了。
(摘自《 從立春到大寒,我始終愛你:24 個臨終病房的生命轉化故事 》,自序,頁 17-22。)
孫岩院牧
《從立春到大寒,我始終愛你:24 個臨終病房的生命轉化故事》
孫岩 著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出版
Cat. No. 3044 / ISBN 978-962-294-397-1
文藝通訊 2025.07
「我們仍在寫作」
編者語 |書寫的力量
文藝聚焦|在時代更迭中,仍然在寫作的我們:跟新晉作者對談
文藝聚焦|「寫作」作為志業 侯活士的啟迪/駱頴佳博士
主題選書|生死契闊 院牧的前線故事/孫岩院牧