編者語 2025.07
書寫的力量
著名英國基督徒作家、神學家魯益師( C.S. Lewis)談寫作時曾說過:「 We do not write in order to be understood; we write in order to understand」。這句話若粗略取其意,可譯作「寫作之旨趣,非為人所知,乃為增進自知」。寫作,不只是為了讓世界明白我們,更是藉着書寫梳理自我、理解生命、探索信仰的深處。
在短影音媒介當道、人工智能火熱的時代,許多人擔憂文字會逐漸式微。影像片段和演算法推薦內容的流行,讓人們愈來愈習慣於快速消費資訊,不再靜下心來閱讀長篇文字;同時,人工智能的出現,甚至讓人開始懷疑「人類還需要寫作嗎?」人類動腦、提筆(或打鍵盤)、逐字逐句書寫這一舉措,是否還有存在的必要。
然而,當我們轉念再想,閱讀與寫作其實是人類思想生態系統中不可或缺的驅動器,能讓我們的思想不斷擴展、深化。閱讀讓我們走進他人的世界,寫作幫助我們整理自己的心靈。雖然一切似乎都可被影像取代、科技改寫,但唯有文字,能讓我們細細咀嚼、慢慢思考,成為人類文化與信仰傳遞的根基。
我們寫作,非只為記錄、描繪,更是為追問、尋索。正如信仰不只是接受,更是追尋和踐行。當外在世界充斥喧囂與碎片化的內容時,書寫成為我們整理思緒、回應內心呼喊的一種方式。每一次下筆,都是一次自我梳理與向上主對話的旅程。
今期文藝通訊,我們有新銳作者縷述他們投身文藝創作的心路歷程;有長於寫作、著述甚豐的學者,帶給我們前瞻閱讀與寫作未來的洞見;也有於香港年度出版寒暑表中,我們基督教文藝出版的新書。
終究來說,我們書寫,背後是因為我們還有話想說,也有話要說,我們還沒停止思考、想像、構思。我們書寫,更是因書寫是個未知的旅程,踏上這旅程,從中尋覓自己、探索世界,遇上未知和未來的自己。
文藝通訊 2025.07
「我們仍在寫作」
編者語 |書寫的力量
文藝聚焦|在時代更迭中,仍然在寫作的我們:跟新晉作者對談
文藝聚焦|「寫作」作為志業 侯活士的啟迪/駱頴佳博士
主題選書|生死契闊 院牧的前線故事/孫岩院牧
🔗2025年7月號 – 目錄