米高‧柏維特《青少年快樂的學校生活:家長手冊》引言

米開朗基羅•博那羅蒂(Michelangelo Buonarroti)可能是人類有史以來最傑出的雕塑家。聽過這麼一個故事:一天,米氏在一塊原始粗糙的大理石雕琢時,男童坐在那裏看着,並問:「你在做甚麼?」米氏回答:「有天使被困在大理石中,我正在解救他。」我們這些家長似乎也努力做着類同的事情。我們的青少年子女看來都是那粗糙的大石,藏在其中的是等待破石而出的成人。米氏雕琢的石塊異常堅硬,而他卻使用基本工具來完成工作。我們的青少年很多時都很難纏,而我們也只有基本工具。

比喻也在那裏打住了。而那些多餘沒生命的石頭,米氏都以錘子和鑿子敲走。青少年並非石頭,他們因着生理與在世界中定位的轉變,深刻細膩的感受正起着急速變化。縱然從青少年身上琢走多餘的地方,也不能夠釋放天使。那只是製造惡魔的配方。

不久前,我聽到一個故事,講述一位男士在後花園與年幼孩子踢足球,孩子的母親由廚房的窗向他們大喊:「嗨,可不要刮起草皮啊!」孩子的父親大聲地回應:「寶貝,我們培育的是孩子,可不是草皮啊。」對我來說,他的想法真夠正確。

  貫穿本書有三個基本觀念,第一個是愛戰勝一切。為人父母,我們對子女的愛與親情既深又不能自控。縱使在他們一點也不可愛兼且甚為難纏之時,我們仍然愛他們。但不幸的是,我們不會常常展示那種愛。而問題就在這裏。單單愛我們的青少年並不足夠:我們需要讓他們知道自己被愛。還有比被愛進一步的,就是他們需要感到被尊重與受重視。這不一定是件容易的事,然而,從來也沒人說那是件易事 。本書給我們引介的忠告、建議都很豐富,也列出不少簡單實用的點子,令整件事變得容易一點。

第二個觀念是,使青少年覺得糟糕透頂,不會使他們變好起來。重要的是你家中的青少年以這世界為正面積極的地方來看待,也看到自己需要投入貢獻其中。青少年是理想主義者,他們以黑白來看這世界。因此,他們很多時會遭受挫折,並且變得反叛。你可幫上忙的地方是融入他們之中,嘗試以他們的角度看世界。當同理心與體諒在心中生出時,你就可以引導家中的青少年朝美好的現實進發了。

第三個觀念是,要使他人行出你希望他們行之事,激發他們渴望行出那事是唯一的方法。培育青少年看來總如持久戰。雖不至於跟美善邪惡之爭的史詩式戰爭完全一樣,不過基本概念卻與之相距不遠。當你停下來,退一步察看人生,你會不期然發現協議的空間比爭拗衝突還要多——你倆渴望的其實大同小異。箇中祕訣是避免衝突,盡量達成大家可接受的協議。

本書提及的父母親,不一定指婚姻以內二人一起撫養孩子的父母親,書中講論的同樣適切於單親家庭。

細閱本書,你會變成更明智和快樂的父母。差不多每章完結時都附有實踐練習,請逐一完成,那你就會教養出愉快又健康的青少年。此外,他們會自然地由愉快又健康的青少年變為愉快又健康的成年人,並且成為你一生的良朋。

(摘自:《青少年快樂的學校生活:家長手冊》,頁xiii – xv)

 

作者簡介

米高.柏維特(Michael Papworth)

一位有經驗的作者,以及三名孩子的父親。他於學校任教達20年之久,也是青少年工作坊的策畫人。

 

《青少年快樂的學校生活:家長手冊》

米高.柏維特 著 / 陶婉儀、袁達志 譯
Cat. No. 3004 / ISBN 978-962-294-814-3

 

書籍連結:《青少年快樂的學校生活:家長手冊》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