布魯格曼《重建共善》:顯耀的宗教活動掩蓋不了 暴虐的經濟行徑

約翰.布魯格曼

公平這一道德基礎的關鍵,在於得到社會成員投身其中(buy-in)。沒有任何單一方式,可以令社會達致公平。社會成員必須首先認為系統內的規則合理可依,然後以合乎公義的方式將這些規則付諸實踐。

對我們很多人來說,公平的問題並不是抽象的哲學問題,而是即時的、日常的、人生的經驗。公平的問題,與各人的兄弟姊妹、配偶、同事及鄰舍有關:跟我交往的時候,他們的態度合宜嗎?這個問題又與領導及追隨有關:領導者有沒有訂立合乎情理的規則?他們自己有沒有遵守自己所推行的規則?追隨者又有沒有讓這種可能的情況得以成就?

一方面,公平與否,除了主要涉及個人感受——即各人認為面前的安排是否確當合理,因此覺得可以接受——同時亦涉及某些基本條件。人類社會乃建基於這個意念:有些事物把「我們」連繫在一起。這並非單單把各人之間共有的生理特質,或彼此間相互的自我利益(mutual self-interest),編寫進契約中,卻更是涉及艾彌爾.涂爾幹(Émile Durkheim)所稱的「恰當的社羣元素」(properly social)。

他辯說:「如果人與人之間沒有達成協議, 也沒有因而各自為其他人有所犧牲,並彼此以緊密及持久的方式連結起來,那麼,人類就不可能生活在一起。每一個社會都是道德社會。」(Durkheim 1997, 173)

 

華特.布魯格曼

以賽亞書五十八章1-9節這段經文……詩人在其中批判那些自滿自得的社羣,當中的虔誠民眾喜好自己的宗教活動。他們非常投入宗教活動,以為他們的敬拜可確保生活康泰,可是詩人說,顯耀的宗教活動掩蓋不了暴虐經濟行徑之卑劣。在2節,詩人用上了一對先知最常用的詞語:「公義」(righteousness)與「公正」(justice,新標準修訂版譯作ordinance,新標點和合本則譯作「典章」)。這些虔誠民眾不遵守妥拉,不顧共有的善。在3節,詩人具體指出這類虛偽虔誠的劣行:

他們的心思只放在禁食日等表面的宗教生活上,卻從沒認真看待過。在上文,阿摩司詩歌中的民眾在過宗教生活時只顧望着時鐘,好準備盡快回去做生意;而以賽亞這番說話則看似恰恰相反,民眾將所有經濟議題排諸在宗教生活以外。

他們勒逼人為他們做苦工!這事可能是以色列先知式信仰中欲除之而後快的罪惡。先知式信仰全心全意放在鄰舍間的公義議題上,並認識到這公義議題的關鍵所在,是要公正地對待那些無依無靠的工人——這些工人身無長物,靠打工賺錢過活——這樣做的話便能帶來社會安寧。……詩人指示虔誠人若要真正禁食,便要做另一些行動:折斷被欺壓者「一切的軛」,免於強迫勞動,使他們得自由;給他們提供食物;給他們提供住所;給他們提供衣服。

宗教,在此被重新定義為鄰舍型經濟(neighborly economics)。

(摘自《重建共善:現代社羣關係的再想像》,第40-41, 56-58頁。)

 

書籍簡介

社會學家約翰.布魯格曼, 與聖經學者華特.布魯格曼,皆深明社會若要存續下去,必須處理各人如何安身立命的基本問題。他們代表不同專業、不同世代,但對社會有着同樣的抱負和遠見。他們戳破社會習以為常的迷思與謊言, 正視人間的困苦與兩難局面,痛陳利害,為危機四伏的現代社會尋求出路,重建眾生和諧的共善基礎,在講求關懷、公平、自由、忠誠、權威和神聖莊嚴的根基上繁華發展。這是結合社會學理念與聖經神學遠象不可多得的力作。

 

作者簡介

約翰.布魯格曼(John Brueggemann,是斯基德莫爾學院(Skidmore College)社會學系主任及教授,著作有《美國的不平等:讀本》(Inequality in the United States: A reader)及《富有、自由與悲慘:美國成功的失敗》(Rich, Free, and Miserable: The Failure of Success in America)。

華特.布魯格曼(Walter Brueggemann),是哥倫比亞神學院(Columbia Theological Seminary)麥克菲特斯教席舊約榮休教授(William Marcellus McPheeters Professor Emeritus of Old Testament)、聯合基督教會牧師。他著作等身, 包括《蒙揀選之民?》(Chosen?)、《安息有時》(Sabbath as Resistance)、《共善之旅》(Journey to the Common Good)及《真理向權力說話》(Truth Speaks to Power)等。

 

聖經與當代世界系列
《重建共善:現代社羣關係的再想像》
約翰.布魯格曼、華特.布魯格曼 著
黃杰輝、阮雅瑜 譯
Cat. No. 459.04 / ISBN 978-962-294-290-5

 

書籍連結:《重建共善:現代社羣關係的再想像》

 

(文章原載於《文藝通訊》2020年10月號)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