奈德格、黎艾美《聖經的意義》書摘: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

有種說法是約伯這個人物在希伯來聖經中,讀者最為熟悉,但理解最少。約伯典型地扮演一個忍耐的長期受害者,忍受了最可怕的損失和痛苦,可是仍然保持他的信仰和寧靜。雖然他確實嚴重地受苦,不過在書卷大部分記述中,約伯對苦難則罕見有甚麼耐心或性情平和。頗為相反,約伯知道自己沒有做過甚麼足以令到悲慘苦難臨到他身上,所以他激昂地和不懈地高喊抗議。以這種回應,他向傳統的智慧流派所承載的二重概念挑戰︰忠誠會得到獎賞,而一個行為必然地會帶來配對的後果。約伯的控訴清晰地表達了神義論的問題。……

聖經處理神義論通常以因果的公式為基調。申命記派作者主張,而慣常的智慧傳統強化以下原則:正直人會興盛,而惡人會受苦。然而,在數之不盡的存在事例中,這些應許的結果並不符合現實,而約伯的故事成為智者所希望辯論有關問題的主要例子。這些智者沒有以挑戰傳統的因果原則為起始點。對他們而言,約伯代表了一個沒有犯過錯並期望免除指控的人。誠然,這個行為—後果的原則仍然是約伯向上帝懇求的一貫基礎。假若上帝向約伯披露他的受苦,是上帝與撒但贊同向約伯實施測試的結果,我們只能揣測約伯會怎樣面對。

處理神義論的問題早就在古代西南亞開始,而約伯記隨後而面世。「一個人與他的神」(A Man and His God)是從公元前第二個千年上半而來的一篇蘇美爾人的詩,講述一個正直的受苦者,備受各種疾病之折磨,而且受到朋友的不良對待。他哀求他的神明給他解脫,而最後得應允。這首詩不同於約伯記,是它缺乏了對話的段落,但包括祈求和謝恩的禱文。還有,這位受苦者承認部分過錯,但約伯沒有。……

約伯的情況可能動搖了他的朋友對他們自己位置的信心,而產生恐懼。他們沒有承認約伯的論據有任何合法性質,但他們可能覺得約伯的個案令人不安。他們所能做的是回到陳腔濫調,如約伯所指出:「你們以為可記念的箴言,是爐灰的箴言。你們以為可靠的堅壘,是淤泥的堅壘。」(伯十三12)在這三個論據中,友人的第三種努力最弱。雖然約伯可能會接受受苦乃是管教的一種形式這意念,但對約伯而言,一切將會得醫治這個宣稱,簡直虛假,因為約伯對死亡的永恆性質有一個非常強烈的見解。他的子女死了;沒有任何事物和人能取代他們。……

約伯記這卷書的結尾有雙重的後記,第一重總結了那冗長的對話部分,而第二重總結了在約伯記一至二章開始的故事。第一重後記(伯四十二7-9)傳達了就對話的一個不尋常的、有啟發性的評估。上帝說那三個朋友(第四個朋友以利戶,經文在此沒有提及)在他們的宣告中有錯:「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伯四十二7-8)上帝在他們所援引的傳統論據中找錯處—就是那解釋人類命運的因果系統;約伯在抗議他不應得的受苦時表現傲慢;而受苦的目的是要管教人類。因為約伯朋友的錯誤,上帝指示他們求寬恕而獻燔祭,而約伯會為他們祈禱,所有這些事情也都發生了。這代表了約伯和友人之間慷慨激昂的交流的一個諷刺總結。……對於約伯記這卷書背後的智者而言,上帝承認約伯,而不是他的友人,曾正確地言說上帝(伯四十二9),乃是一項重要的確認。

(摘自《聖經的意義:主題進路解讀希伯來聖經》,第576-577, 589-590, 593頁。)

 

內容簡介

希伯來聖經這部猶太經典,猶太人稱之為塔納赫(Tanakh),基督徒稱之為舊約,他們不單視這文本是古代書卷的選集,更視它為基督教會和猶太會堂的神聖和權威著作。本書的兩位作者都是猶太研究專家,但各有不同的學術背景及專研範圍,一位喜好研究法典、先知論述和政治發展,另一位則對文學藝術、性別角色和散居狀況較感興趣。他們就律法與公義、混沌與創造、自我與他者、性慾、智慧與神義論等十四個主題,搜羅歷史、文學及神學各方面的知識,兼收並蓄,並以最平易近人的筆觸,深入淺出地娓娓道來,從而發掘蘊含在聖經中豐富多樣的意義。

 

作者簡介

奈德格(Douglas A. Knight是范德堡大學巴芬頓教席希伯來聖經教授及猶太研究教授。他於德國哥廷根大學獲得博士學位,曾任教於香港中文大學、日本京都的同志社大學,及耶路撒冷的基聯學院。奈德格曾編輯多項出版系列,當中包括Library of Ancient Israel,另外亦著有Law, Power, and Justicein Ancient IsraelRediscovering the Traditions of Israel等書。

黎艾美(Amy-Jill Levine是范德堡大學韋桑教席猶太研究教授及新約研究教授,英國劍橋大學猶太教徒及基督教關係研究中心的資助教授。黎艾美曾與人合編The Jewish Annotated New Testament,另外亦著有The Misunderstood JewShort Stories by JesusEntering the Passion of Jesus等書。

 

聖經與當代世界系列
《聖經的意義:主題進路解讀希伯來聖經》
奈德格、黎艾美 著  蕭兆滿 譯
Cat. No. 459.05 / ISBN 978-962-294-291-2

 

書籍連結:《聖經的意義:主題進路解讀希伯來聖經》

 

文章原題目為〈你們議論我,不如我的僕人約伯說的是〉,原載於《文藝通訊》2020年4月號)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