非主流中的教育盼望:「邊緣教育的愛與力」分享會精華摘要

2017年10月21日,本社假天地圖書舉辦的「邊緣教育的愛與力」分享會,邀得梁寶儀老師及陳葒校長主講,分享他們在非主流場域的執教心路。梁寶儀於正生書院任教已進入第八年,與戒毒中及有行為偏差的學生朝夕共處,在偏僻簡陋的芝麻灣校舍歷煉人生,有痛也有愛。陳葒於2009年放棄百萬年薪的校長職位,轉為教育義工,創立「陳校長免費補習天地」,專為基層貧困學童提供免費補習和興趣班等教育支援。兩位教育工作者站在教育的前沿兼邊緣,剖析當前學界的生態,分享內容發人深省。

梁寶儀:我是「生命意義」的推銷員

梁寶儀一邊分享一邊展示正生的照片,其中一幀是師生一同去「倒屎」的情形。她笑說:「我第一次去倒屎,是有同工陪伴的,很幸福!在《正生修煉館》中我也寫過這段經歷。正生同工的工時很長,甚麼事都是teamwork,365日所有瑣碎事都一同處理,也因此友誼緊密,像親人。」她在主流學校執教多年,惟在正生才如魚得水:「我很感激林希聖先生創辦正生這個羣體,讓我可以實踐信仰,我認定信仰就是生活。我樂意向學生推銷生命的意義。」她說校園裏師生都有很多勞動機會,學生除了學長跑,又會學射箭和泰拳等,近年有學生甚至到海外跑撒哈拉沙漠的賽事,所以正生學生普遍不怕艱苦,離村後往往在職場上展現出在校時所練就的毅力。

她很清楚自己在正生為師的目標:「要解決成癮問題,學生必須找到自己的位置,知道自己的價值,知道被愛。在這裏不僅要學書本上的知識,更先要學做人,明白長幼有序,所以我會教《論語》、講孟子,強調孝道。」她表示正生不乏愛的流動,很多義工前來襄助,令學生感受到人生有趣味。

陳葒:關懷學科,但更關懷人

陳校長形容自己毅然放下校長的身分成立補習天地,是個任性的決定。他看到基層學童在乏善足陳的教育體制下,備受忽略。於是他由接觸「夜青」開始,提供一對一免費補習,希望初中輟學的少年能回歸校園。

陳校長的補習對象有成功的,也有失敗的,他各舉了一個例子。有位隱青匿在家中兩年,家人和社工介入不果,陳校長就一周接一周地接觸他,為他補習,甚至通宵陪伴他,希望他願意踏出家門,入讀已取錄他的正生,可惜最後還是失敗告終,令陳校長非常痛心。

至於成功個案的主角是明仔,陳校長說:「我很喜歡分享他的經歷,從中可以見到各界關懷的力量,更看到青少年本身也付出極大努力。」明仔中三輟學後,發現自己連當侍應也不行,於是接受補習,後來更希望中六畢業。但因學習的底子不好,又有案底,升學之難可想而知。陳校長教他英文,又教他面試技巧,還安排三大IELTS「高手」合力幫助他,可惜多次都敗北而回,最後驚險地合格,現於英國留學了,還得到有心人資助他生活費。

愛與力,從何而來?

正生的學生有林林總總的問題,梁寶儀強調困難只是教學過程的一環而已,她深感貢獻他人是幸福的,故此十分珍惜與學生冷戰後的和諧。她每天早上都會帶領學生按着胸口說:「感恩一切事情發生。」

陳葒卻笑說:「困難?沒有啊。我由一個人、一部電腦開始做,這已是最低點了。但現時已有十多位受薪員工,過萬位義師加盟,三個辦公室都得到一元租金的優惠。」他發覺社會上仍有許多愛心在汨汨流淌。

理想教育模式可期?

有參加者問到兩位講員對當前香港教育有何看法,心目中理想教育模式是怎麼樣。梁寶儀答道:「我痛恨這非人化的教育,師生比例不正常,工作量不合理。反觀我現在這狀態是最幸福的,像孔子、耶穌和釋迦牟尼與學生一同生活,承傳文化。」陳葒則坦言:「若香港不用正生書院和補習天地這兩個機構存在,屆時香港的教育應理想得多。學生要得到更多空間作多元發展,不必單單為了應試。」二人均表示家長方面,也可以多點認識教育的本質,選擇成為快樂的父母,健康的家庭亦有助為孩子減壓。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