陳淑芬:細說「文藝」當年事 --專訪資深同工張興仁、麥燕芬

六十年來,「文藝」歷經幾番人事變動,由社址、社長到同工,今昔已經不同。兩位資深同工,以過來人身分,親述其間難忘的工作片段,見證「文藝」變遷的點滴往事。

張: 張興仁(1964年起歷任校對、編輯和編輯主任,1997年退休)
麥: 麥燕芬(1973年起歷任會計、行政、財務部同工至今)
編: 本社助理編輯陳淑芬

 

入職歷程

編: 你們是如何加入「文藝」的?
張: 當時(1964年)輔僑出版社編輯部請人,我的同鄉高玉銘牧師告訴我這個消息,於是便寫信去應徵了。那時的社長是蘇佩禮牧師,他是英國人,不太懂廣東話,我也不太會說英語。

編: 那你們如何溝通?
張: 他有一位助手,即陳舉(按:他來自廣州,是文字工作的老前輩),他可說是華人的負責人,有甚麼事,社長都找他了解。聘請同工屬於人事,一般由陳舉全權負責。當時他要求我翻譯一篇英文文章,翻譯後才決定是否聘請。那篇文章對我來說比較艱深,是關於科學與基督教的問題,我覺得翻譯不太理想,回信告訴他們我的翻譯只能到這個程度,他們了解後也照樣請我。我就這樣加入了「輔僑」(後來才改稱「文藝」)。
麥: 我也是由別人介紹的。1973年6月我剛讀完商科,要找工作,剛好「文藝」聘請會計,九龍合一堂主任馮家鉉牧師便介紹我到「文藝」見工。當時的社長是黃永熙博士。幸得他給我機會,就這樣加入「文藝」,是我的第一份工作。

 

今昔之別

編: 昔日的「文藝」與今天已經不同,其中轉變最大的是甚麼?
張: 我覺得主要是組織架構不同。蘇佩禮牧師的年代,部門不太明顯。等到黃永熙和沈冠堯牧師擔任社長時,就分了部門,也訂立了人事規則。我印象最深刻的是何世明牧師擔任社長時,把出版社分了七個部門,即運輸部、校對部、編輯部、出版部、會計部、門市部、行政部,部門比較多。到黃道一、黃耘蔚、蘇成溢三位時,部門就是一般的分法,變動較少,比較正常了。到馮社長、翁社長時我已退休,又有若干不同了。

編: 同工的人數有轉變嗎?
張: 蘇佩禮牧師時有十三位全職同工(按:今天有二十多位)。

編: 辦公室由上亞里畢道遷到北京道時(1965年),這十三位同工也全部前去?
張: 是的。到黃博士任社長時,人數漸有增加。初時的轉變主要是陳舉先生離職。
麥: 我覺得,由北京道到現在,主要是人事、架構及辦公地點變動。另外,以前為了減低成本,會大量印書,一般是3000本,至少2000本,但現在就不同,大多數只印1000本。

編: 甚麼時候開始印1000本?
麥: 如果我沒記錯,應該是何世明牧師時代,那時倉裏積留很多存貨,後來覺得不同類型的書,印數都應該不同,便有所轉變了。

 

優良傳統

編: 「文藝」有何優良傳統?
張: 我覺得就是發揚廣學會的精神:「廣傳福音,推進學術」,固然重視書的銷量,但更重視書的學術價值,這是「文藝」的優良傳統。現在的出版社比較看重書的銷路,而「文藝」出版的「歷代基督教名著集成」、「基督教典外文獻」都是很有學術價值的系列。
麥: 「文藝」另一個優良傳統,就是出的書很有水準。雖然我不是編輯部,但也常聽到社外人士表示本社出書很嚴謹,一直都給他人這個印象,希望編輯們能繼續保持下去。

 

後記

兩位資深同工親切友善,訪問期間輕鬆愉快。作為後輩,從他們身上看到一種敬業樂業的精神,以及對「文藝」工作的承擔。他們所講那些豐富的往事,相信對讀者了解「文藝」的過去,又多一個面向了。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