跟黎偉恆對談:〈在鬧市中的隱世「公共」圖書館,原來是教會辦的!〉

與談者:
鄭:鄭俊明傳道(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市務總監)
黎:黎偉恆牧師(觀潮浸信會牧師)

教會內的「公共」圖書館?

鄭:我們看見觀潮浸信會近年在社會關懷上花了不少心力,例如餐廳和相關的扶助弱勢事工,另外我們也注意到你們開的圖書館,作為出版社我們很雀躍,亦很好奇,為何你們會設立這麼一個圖書館?

黎:其實要說外展事工為何會出現呢?關鍵是我們教會的重建,可以說若教會不重建,或許很多事情都不會發生。2013年我們開始拆卸重建,經歷了三年多,2016年10月底新堂啟用,那時候重建的口號是「重建聖殿、重建聖言、重建聖民」。重建聖殿固然就是指建築物本身。重建聖言就是要紮根在真理,即對上帝聖言的追求。重建聖民是關乎自身羣體於靈性上的更新。

在過程中,原來神帶領我們重建的不單單是建築物,更是整個羣體的更新,弟兄姊妹一面帶着使命和異象去籌備重建,一方面在其中得着很多供應和恩典,以致到頭來大家都認同能建堂是神蹟,新建的禮拜堂不該是自己享受,而是神賜給我們用來服侍其他有需要的人。

最初其實我們還不肯定要成立圖書館,但當時出現好多恩典,無論在人才、圖書、金錢方面,神都為我們預備,鼓勵我們要做圖書館,例如十一樓這一層的地板原來有特別加厚鞏固,以致承受的重量可以用來放置書籍,後來我們找到退休的中學教師可以幫忙處理整個圖書館系統。現在圖書館有着如同中學的規模,大約有九千本藏書,所以最終這處就成了圖書館。

鄭:為甚麼你們可以這麼「勇敢」,會成為一所開放給社區人士隨時不經預約便可以進內使用(walk-in)的圖書館?

黎:我們願意承受可能存在的風險,可能會有人借了書不還,而事實上現在使用圖書館確是外來人士比我們自己的會友來得多,這是從數據可以看出來的。嗯……你可以說這是因為圖書館願意學習「勇敢」一點,其實圖書館是教會重建後第一個對外開放的地方,比嗎哪餐廳開始營運還要早。

鄭:所以你們也有考慮過,但考慮後你們就選擇開放了。

黎:是的,上帝供給我們資源,明顯是主叫我們要有異象,但異象是否只是關乎我們數百名會友?我們認為不是的。我們看見的異象,是成為一間對外開放的堂會圖書館。事實上我們教會愈發展,弟兄姊妹覺得教會應該對外開放的意識便愈高,我們現在幾乎每做一件事情,都是想這件事情可以怎樣跟社區建立連結。以我所知,現時香港極少有這樣一間的教會圖書館,是任何人都可以申請借書證和使用的,只是根據你是會友或非會友有些許不同的要求,例如同一時間借書的數量。

 

那麼對教會的弟兄姊妹而言,圖書館又是甚麼呢?

鄭:那麼對信徒和教會而言呢?圖書館對他們有甚麼幫助呢?

黎:例如我自己當神學生時要預備講道、查經,有時不知道在哪裏找書,有些神學院位置較為偏遠,或者未必開放給師生或校友以外的人借書。對於這樣的情況,我們所想的是能否有一個位於市區的圖書館,起碼可以服侍九龍區的弟兄姊妹,無論是做功課、預備講道、主日學或查經,讓他們有地方寫作和有參考書可用呢?

這就是現在觀潮浸圖書館的重要使命,所以我們書籍最齊全的類別,該是與查經有關的書和釋經書,相關的中文書差不多很齊全了。

鄭:具體來說,弟兄姊妹如何使用這圖書館呢?

黎:不少來到這間圖書館的弟兄姊妹都感到很驚訝,一來是我們的環境景觀也算很不錯,即使你來到不借書也是可以的,你進來休息或自己看書也是可以的,只要你遵守我們圖書館的規則,你便照樣可以使用這裏的設施。

後來慢慢圖書館也可以支援我們的培訓事工,例如那一陣子我們培訓課程讀到某卷聖經書卷或者在談某個主題,我們便舉辦關於那課題的小型書展,若弟兄姊妹想進一步研讀進修,就可以自己去借閱,我們的展區大概每兩個月轉一次主題。又有一次我給查經組長做培訓,其中一課我就帶他們來圖書館,教他們應該找一些甚麼類型的工具書,有哪些書是關於哪些課題,有圖書館就可以實地親身示範。

鄭:所以圖書館扮演的角色是跟信徒培育息息相關的,它能夠提供神學和信仰栽培資源,在其中扮演關鍵的支援角色。

黎:是的,要有相關的書籍和參考資源去支持,以及有一個地方給大家使用、相遇、共聚,很感恩其實相關的培育事工在2018、19年發展得很快,但自從疫情之後,這三年我們就停止了那些讀書會、作者分享會等等,所以今年希望可以和文藝一起再次合作。

 

觀潮浸信會圖會館
地址:九龍觀塘翠屏道11號11樓

 

(本篇為觀潮浸信會對談系列上篇,下篇將談及「培育資源是宣教社關(和教會更新)的原點)」,請按 此連結 閱讀)

 

INFO BOX

觀潮浸跟文藝的合作翻查資料,其實早於2019年3月觀潮浸曾經跟文藝合辦讀書會,研讀《生活有道》,而文藝跟觀潮浸亦將於4月合辦由黃笑雯博士主持的藝術靈修工作坊。

 

 

(原載於《文藝通訊》2023年4月號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