甄立德:〈以書會友,以友達信:讀書會也許是這回事〉

那件事太深刻,一談起讀書會,他就在我的心湖中浮現。

忘記了是哪一年,也忘記了具體是哪一本書,總之就是從公共圖書館借了某本由哲學家唐君毅所寫的著作。我拿書去還,到達圖書館門前,突然感到一陣灼熱的目光在注視着我,舉頭一看,留意到一位男士,大約四十歲上下,斯斯文文,外表正常也沒有甚麼異樣,但他熾烈地凝望着我手上的唐君毅,然後又望望我,嘴巴微微的抽動,想要跟我說話卻又說不出口。我猜他很想跟我聊唐君毅。始終,會讀唐君毅的人有限,能遇上的更加少;碰上了,自然想交流一下。我猜這位先生尤其在意唐君毅,所以他的目光特別的熾熱。可惜我為人害羞,沒有接受他的熱情。至於他往後有沒有找到能跟他聊唐君毅的書友,則不得而知了。

這件事給我很大的啟發:讀書這活動,主要不是個人的事。西諺說:「讀書足以怡情,足以傅彩,足以長才。」(培根)所謂「怡情」,就是娛樂消遣,是「最見於獨處幽居之時」的,但一個人讀書固然暢快,幾個人讀書交流,也會有另一種樂趣。至於「傅彩」,說的是出言吐語,自然是「最見於高談闊論之中」的,不過所談所吐的究竟是誇誇其談抑或是妙語如珠,恐怕不在人羣之中是不會弄得明白,也不能享受到其中趣味的。「長才」就是提升能力,「最見於處世判事之際」。莫說人情世故這門學問,若是透過讀書來洞明的,就必須跟人「疑義相與析」才有機會練達,不跟不同的人交流的話,很可能就把握不到世情世事。一句話,讀書,最好還是與別人一起讀。

近年,不論本地或海外都辦起了形形色色的讀書會。目的也許是提高讀寫能力,也許是促進親友兄姊之間的關係,推廣文化,甚或是進行心理治療(讀書療法,bibliotherapy,是公認有效的療法)。一方面這說明了世人懂得讀書的價值,也表明了讀書若能在羣體中去讀,價值會增加。基督教文藝出版社領會讀書會的意義,不止是華人一直講的「以文會友,以友輔仁」(《論語》12:24)。那固然對,我們可以藉着學問文章來結交朋友,並且通過朋友的會聚來增進仁德。而我們更願意「以書會友,以友達信」。我個人相信,通過書(是製作也好,銷售也好,讀書組也好),成為他人的朋友,認識此世和他岸的困境和盼望,表達信仰,從而走向信仰,好好活一回。

如果你也想講講你讀的書,或是想聽聽我們讀的書,歡迎你來「看」(約一39)。

 

甄立德
基督教文藝出版社事工主任

 

(原載於《文藝通訊》2024年1月號) 電子版連結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