潘正行:〈空屋裏沒有聲,剩低只得聆聽以及聆聽〉

許多人想起羅哲弟兄(Brother Roger)、想起泰澤(Taizé),就會想起泰澤當中所唱的詩歌、在那裏與來自不同國家青年的共同生活,以及他們別具一格的禱告方式。然而當你細讀羅哲弟兄的分享時,不曉得你會否與我有所同感,就是特別留意到,羅哲弟兄認為他在泰澤所扮演的角色,是個聆聽者。

今年剛好是我和清心(我太太的名字)結婚十周年。雖然在網上我給人的形象是個時常「激嬲」老婆的人,但其實清心與我的關係十分之好。當然,關係好就不需要時常強調,如果有人時常在社交媒體單向強調自己有多愛對方,可想這段關係必定出現了多少問題。而在夫妻之間,究竟該怎樣相愛,坊間已有海量書籍闡述,方法亦多如海沙,要數三五個的話,那就不外乎是優質時間、送小禮物、美言讚許及身體接觸。但若要我推介一個表達愛的最好方式,我會說是「聆聽」。

泰澤團體同樣是在開放一個空間,讓年青人可以在其中「聆聽」與「被聆聽」。在《泰澤羅哲弟兄文集精粹》(暫名)所載的其中一篇文章,羅哲弟兄分享到:「我們希望能成為他們(青年人)的聆聽者,而不是屬靈師傅。聆聽他們,好讓他們不僅能抒發他們的有限和傷處,更能發掘自己的恩賜,我們更希望他們能一瞥與聖父、聖子和聖靈共融的生活。」然而,這種懂得放慢我們的思緒、以平靜的心去聆聽別人的能力,會否已經逐漸在我們的社會裏消失?

首先,要靜下心來,細味自我內心的聲音已經不容易。讀者可以嘗試一下,找一個舒適的位置,閉上眼睛,花兩分鐘時間聆聽內心深處的迴響。若是第一次嘗試,必然感到不安和陌生。因為,原來我們根本就很少去聆聽自己。至於聆聽別人,那又是另一門學習,特別是自社會上出現許多議題要我們選擇,要聆聽與我們有着不同選擇的人就變得更加困難。許多時,所謂的聆聽,只是敏銳地抓緊對方論點中的缺陷,從而作出批評;或是當找到問題癥結,就趕快提出答案。這些都只是單單為了回應而作的聆聽,卻沒有留下空間讓他人抒發。若然我們真的失卻了這種聆聽之能,我們又如何找到復和之路?甚至乎,會否連聆聽上主聲音的能力也隨之消失?

當復活主初次再遇門徒時,祂所作的第一件事,就是聆聽。在往以馬忤斯的路上,祂遇見兩個傷心失意的門徒,耶穌問他們「甚麼事?」他們就把心裏的感受逐一細說,耶穌便一直專心地聽。因為祂曉得,在傷痛中,人需要的是被聆聽。羅哲弟兄說:「時至今日,人類社會支離破碎,我們仍需要聆聽的事工……當有人聆聽我們,新舊傷口都會得到舒緩。這可以是靈魂得醫治的開始。進入他者的內心細聽,到底是甚麼使他們自憐。嘗試理解甚麼隱藏於他們心底。」(同樣收錄在《泰澤羅哲弟兄文集精粹》)而就是因着聆聽,人能找到安慰,找到來自他人的愛,更能感到那份來自上主的盼望。

羅哲弟兄留給世人的一份重要功課就是聆聽。願我們能在百聲混雜的社會裏,找到一所空屋沒有聲,在其中聆聽、聆聽和聆聽。

註:「空屋裏沒有聲,剩低只得……」源出於香港歌手盧瀚霆作品《 Megahit 》 中的歌詞。

潘正行

香港聖公會聖約翰座堂堂牧

 

泰澤靈思系列 3
《泰澤羅哲弟兄文選》
泰澤羅哲弟兄 著/黎珺瑜 譯
Cat. No. 1182.03 / ISBN: 978-962-294-240-0

 

書籍連結:《泰澤羅哲弟兄文選》

 

(原載於《文藝通訊》2022年1月號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