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培育資源是宣教社關(和教會更新)的原點!」(觀潮浸信會對談系談:下篇)

 

#宣教與培育難捨難離的關係

「培育資源是宣教社關(和教會更新)的原點!」

觀潮浸信會對談系談:下篇

————————————

前言:早前文藝跟觀潮浸信會黎偉恒牧師對談,談信徒培育,談閱讀和牧養,訪問分上、下兩篇,上篇談到觀潮浸圖書館如何開展特別的「文化服侍」,就是在鬧市中開設一個另類隱世閱讀空間,詳參文藝通訊2023年4月號,此篇為下篇,我們接續談閱讀和培育……

————————————

與談者:
鄭:鄭俊明傳道(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市務總監)
黎:黎偉恒牧師(觀潮浸信會牧師)

基督教出版社與堂會之間的互動?

鄭:眾所周知的是現在出版業遇到很多難題,不知道你對基督教書室或出版社的未來有沒有什麼建議?或者換個說法問;你現在牧會時,其實期望基督教出版社或是書室可以怎樣幫助你們?

黎:其實我覺得文藝和觀潮浸這些日子的合作也很不錯呢!2023年上半年我們有數項合作項目,去年我們合辦了靈修課程,早前一月底有一次小型書展,如果你們出版社不用花費太多時間和心力,我覺得定期可以有這樣的書展。

還有就是之前也跟你們談過,堂會可以跟出版社合辦一些作者分享會或讀書分享會,又或是像4月尾那場藝術靈修工作坊,我們的會友可以學習到一些新的知識,而活動可以公開給公眾報名參加,對文藝來說有一個很方便使用的場地,大家一同服侍,我覺得這樣的效果也很不錯。

 

結合創意和網絡平台的讀經運動

鄭:如果是一些較長遠和宏觀的合作呢?

黎:或許我可以稍稍簡單交待一下我們教會近年的培育工作,也挺成功扭轉了整間教會的培訓和學習氛圍,我們這些年間所得的經驗,或許能啟發堂會和出版社之間的可能合作

在我們重建以前已經嘗試開拓一些新型態的培育,但效果不能算是十分好。而在我們重建完成搬回新堂以後,便索性將整套培育重新來過。改變的發生,始於呼應教會重建時提出的口號之一——「重建聖言」。那時我們推出一個名為「成聖追經」的讀經運動,其實最初是在我自己帶的團契中推行,但後來被當時主任牧師知道了,他覺得這構思好正,便叫我在全教會推動。

基本上很簡單的概念,由創世記開始讀,每一天讀一段不太長的聖經,但配合一個計分系統,起初是透過網絡登入網站平台,後來更加編寫了配合的手機app(手機流動應用程式),並設有累積紀錄,平台每天有兩道問題給參與的兄姊回答,題目設定得也很巧妙的,讓大家是讀通聖經要想一想才能知道正確答案的。

出乎意料之外的是,弟兄姊妹們原來很喜歡「追分」,也樂於儲存收集,我們有位設計師設計了專屬的襟章,參加的肢體讀了某一個的百分比,我們就會送一個襟章給他,於是便慢慢累積,繼續累積便有了持續下去停不了的動力。又因為這樣愈來愈多弟兄姊妹參加,有好些從未讀完全本聖經的弟兄姊妹,在經歷三年以後便將整本聖經讀完了。而且往後又因這運動衍生出聖經問答比賽,教牧同工又會在講壇上配合當時讀到的經節,後來會拍影片和建立YouTube頻道,甚至在教會內設有實體攤位,讓弟兄姊妹作相關的實體活動。

鄭:明白,亦即是有很多小噱頭去鼓勵弟兄姊妹,又有多元化的活動作配合,推動整間堂參與投入的氣氛,這樣同心協力的改變,又能夠鼓動更多弟兄姊妹投入,作為傳道同工聽見真的感到很鼓舞!

培訓小組不可或缺的三個元素

黎:這運動開始慢慢改變弟兄姊妹,讓他們對讀經更有興趣,到三年完結了,我們要承接這三年來的進展,既然堂內有了良好的氛圍,我們就再想如何承接弟兄姊妹願意一起接受栽培和受訓的心。

到2020的時候,我們籌劃了分三部曲的培訓課程,期望全部觀潮人都會參加,那三部曲就是「靈命塑造之旅」、「侍奉人生之旅」和「僕人領袖之旅」,每個課程都有六課,隔禮拜一課,歷時十二個星期大約三個月的時間。

我們每一個課程,都預先設定好框架,具備三個元素,第一個元素就是課堂:由我們的教牧同工來教,也有些時候會請外來講員,全部課程是我們自己設計,第二個元素就是小組:小組的重要性甚至比課堂有過之而無不及,我們分成很小的群組,例如四個人一組,在兩次課堂中間着弟兄姊妹相約開小組時間,給他們一些閱讀/研習材料,他們是一討論就討論兩小時,然後分享很多關於工作、生命、家庭的事。

鄭:那樣就如同一個小型的團契呢!

黎:你說得十分正確,有主內肢體跟我說,他覺得課程小組那個團契比原本的團契更親密。(哈哈……)然後第三個元素就是個人的練習,我們每個課程會有一本配合用的課本或研讀材料,是給參加組員自己讀和自己回答一些問題。總括來說個人、小組和大組課堂這三個元素。

 

將知識付諸實踐的重要性

黎:如是者,第一部曲的培訓旅程順利完成,效果也看似很不錯,只是在課堂完成之後,我們又學習了一件事,原來所有課堂完成之後就真的完結了,假若沒有讓弟兄姊妹將學習的東西實踐出來,那些東西是沒有了。

因此近期我們又改進了培訓的形式,舉辦一次歷時有半天的「事工巡禮」,形式上類似高峰會,有多名講員分享有關侍奉的課題,然後讓弟兄姊妹分開報名工作坊,工作坊裏頭我們就一次過將全教會所有的事奉列出來,因為我們有四大範疇事工,加上青少年工作:崇拜事工、福音事工、牧養事工和培訓事工、青少年發展事工。我們有五類事工,每項事工就會預備了一些工作坊,當中會介紹教會現在正開展的事工,有什麼事奉崗位是需要的,然後請弟兄姊妹去回應自己願意在哪方面花上時間去侍奉。而弟兄姊妹的熱烈回應,讓我們感到很鼓舞!

 

培育資源是教會更新的動力來源

黎:從培訓事工的角度來看,培訓和傳福音外展之間的關係是什麼呢?我很清楚地記得,當時我們的堂主任牧師即將退休之前,有一次他跟我聊天時問道:「你認為哪一項培訓事工最需要發展呢?是崇拜還是其他?」我於是舉了一些社關和傳福音方面的例子,他則說了一句讓我印象深刻的話:「如果我們不做培訓,那麼弟兄姊妹怎麼願意去服侍呢?」

那就是說,如果教會沒有培育他們的屬靈生命,那我們在教會名義下進行的社關,跟外面的社會福利機構提供的服務有什麼分別呢?我們作為基督徒最大的分別就是帶着屬靈的生命,帶着被耶穌基督改變的生命來服侍他們,這件事是要透過培育弟兄姊妹才會曉得的,那一次的對話於我來說是非常深刻。

培訓是讓弟兄姊妹發展和成長極為重要的基礎。如果我們不培育他們對信仰真理的知識,他們就沒有正確的信仰觀念和基礎,也無法追求屬靈生命的成長。如果他們不明白自己的恩賜是什麼,如果我們沒有告訴他們神呼召我們每個人都成為僕人領袖的事實,他們可能會認為自己不能成為領袖或不能影響他人。這就是培訓的重要性,我們需要給他們建立一些觀念,讓他們看到異象和使命。

沒有牧養,哪會有導師?哪會有組長或查經組長?沒有侍奉的心,沒有對使徒使命的整全看法,弟兄姊妹不明白我們每一個人都要有召命和踏上事奉的人生,那麼如何去推動社會關懷。因此,教會事工的每一個部分都不是獨立出現的,而培訓是其中的動力來源,是所有工作的基礎。圖書館和相對應的閱讀和培訓材料,就是支援這些事情發展的資源。

觀潮浸的故事看似是一個關於重建聖堂的故事,但到最後我覺得,神是通過重建這間教會來感動我們,改變我們,帶著使命和異象重新出發,就是因為帶著使命和異象的時候,有些原來牢不可破的東西,才有機會可以動。

當然,我們不是為了變化而變化,不是為了新而新。有些事情沒有改變,例如崇拜的方式和唱的歌曲仍然像以前一樣。但是,我們以我們的異象和使命為導向,能夠帶領人歸向主是有益的事情,我們就會去做。不是分舊或新,不是分傳統或潮流,總之是有益的事情,我們就會去做。如果有阻礙,我們就要想辦法克服。感謝神給予我們這個改變的機會。

0
Wishlist 0
Continue Shopping