再思出版理念(上) 翁傳鏗
本社的出現可追溯至上世紀五十年代初,當時因着中國情況的改變,香港的屬靈書籍短缺,香港中華基督教青年會總幹事彭紹賢博士深感問題所在,遂與聖公會何明華會督商議應變方法,決定組織臨時基督教出版機構,加速收集以廣學會為主的書籍,並且盡快召開擴大會議,邀請教會及教會團體選出代表。
會議決定組成基督教輔僑出版社(The Council on Christian Literature For Overseas Chinese),其中Christian Literature與廣學會(Christian Literature Society)相同,可見雖然沒有直接關係,但是精神是一貫相通的──致力重印書籍,於海外華人世界延續廣學會精神,更以普世合一大公精神承接「歷代基督教名著集成」的出版及發行,傳播精深博大、涵括不同傳統的基督宗教,包括天主教、東正教及基督新教。
另一方面與東南亞神學教育協會、香港道聲出版社及台灣台南神學院合作出版「基督教神學教育叢書」,配合五、六十年代港台兩地發展本土神學的方向,為華文神學教育提供重要的相關書籍,培育天國人才。基督教輔僑出版社於1965年易名為基督教文藝出版社(Chinese Christian Literature Council),英文名稱的Chinese Christian Literature與廣學會的 Christian Literature 相同,只不過中文翻譯不同,而廣學會開宗名義是for China,基督教文藝出版社則為Chinese,究其原因是由於上世紀中葉以後,聚居世界各地的華人愈來愈多,故基督教中文書籍,不應局限中國內地,加上六十年代中國正值文化大革命,教會活動全部停頓,所以易名乃為服務普世華人,而非海外僑民(Overseas Chinese)。
|